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评论员论坛>

“生态扶贫”前景好!

时间:2017-08-17 12:1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 许贵元 点击: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林业部门近几年坚持林业产业扶贫与林业生态扶贫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保生态”中“促增收”。开辟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实打实地展示和印证了“生态扶贫”的广阔发展前景。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林业部门近几年坚持林业产业扶贫与林业生态扶贫有机结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保生态”中“促增收”。开辟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实打实地展示和印证了“生态扶贫”的广阔发展前景。
     “生态扶贫”,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行动。重庆市是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石漠化地区实行分区施策、综合治理。近3年,重庆市林业部门投资1.5亿元,支持贫困区县因地制宜兴建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了生态效应。2015年,重庆市接纳森林旅游的游客达到6400万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100亿元,带动了10万农民增收致富。
    山区的综合开发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看重庆、想全国,期盼“生态扶贫”之火,燎原所有贫困山区。当今,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进程中,从思想观念上要破除“山区贫困历史注定、是永远填不满的坑”的守旧思维定式。只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开发探新路”的坚强决心和毅力,就会让荒山变绿、绿中生金,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生态扶贫潜力巨大的美好前景充满自信。然而,有些地方对山区“生态扶贫”存有一定的“思想误区”。认为,山区开发见效最快的是发展“经济林”;发展“生态林”只是面上绿茵茵好看,解决不了农民增收问题。因此偏重于“单一开发”模式,轻视“生态林”和天保公益林的建设,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面貌依旧”或处于“生态欠账”状况。而重庆市和全国许多地方在山区开发建设中,由于坚定不移地实行林业产业扶贫与林业生态扶贫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荒山绿了,农民也富起来了。实践证明,“生态扶贫”是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富民事业”。
    “生态扶贫”,对打造“百姓富、生态美”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正是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一句话,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
     “生态扶贫”,要实施“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规定,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职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若干意见,对区域生态欠账、生态补偿落实不到位的,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依法依规进行果断处理。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生态扶贫”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让生态文明入心入脑,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要强化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形式,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对肆意损害生态的种种不法行为,要敢于亮剑。要坚持政策导向和引领作用,实施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双管齐下,把“生态扶贫”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和区域综合考评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并跟踪“问责”和“追责”。同时,要强化干部的离任生态审计和监督。坚决遏制一些干部“带走政绩、留下污染、生态亏损、百姓受害”的不良倾向堂而皇之地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