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让扶贫更接地气

时间:2018-04-06 16:42来源:评论网 作者:云君 点击:
扶贫接地气,脱贫才有底气。只有这样的帮扶方式,才是长久之计。“等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让贫困户知道,唯有勤奋努力,才能收获成果;要让贫困户明白,农活也要科学安排,才能事半功倍;要让贫困户
    “等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走进云南省盈江县农村,脱贫攻坚标语被唱在嘴上、刷在墙上,落到了群众行动上。(2018年4月4日,《人民日报》)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这是我党的一项重要使命。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后三年(2020年实现脱贫甩帽的目标任务)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要脱贫,有8万个左右贫困村要出列,800多个贫困县要全部摘帽。如何按部就班推进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能“撒胡椒面”,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发力。尤其是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特别是结合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举措,绝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的地理条件、民俗风情各有不同,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也各有不同。”这是基本国情,各地一定要把握好。要充分考虑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发展愿景和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些切实有效的扶贫措施,切忌定一些“好高骛远”的目标,喊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要始终牢记,脱贫不是为了一时摘帽,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上,不能盲目跟风,别人种果树,自己也跟着种,别人养猪,自己也跟着养猪,不考虑贫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地方实际情况。
     笔者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云南省盈江县,他们做的就很好,很值得别的地方借鉴。记住,是借鉴,不是照搬。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民族优势和老百姓能歌善舞的特点,把十九大精神编排成山歌、快板、小品、傣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且利用村民书法、绘画等一技之长,制作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传统美德教育墙,将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等内容以生动的“漫画+山歌小调”形式“映”在墙上,绘制了千米“美丽乡村”画卷,用乡音乡语文化图片的形式讲深说透脱贫攻坚政策。不光对群众起到了感恩教育,更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对发展充满的期望,对明天充满了向往。激发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主动性,提高了其自我发展的基本技能,值得点赞和称道。
     扶贫接地气,脱贫才有底气。只有这样的帮扶方式,才是长久之计。“等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让贫困户知道,唯有勤奋努力,才能收获成果;要让贫困户明白,农活也要科学安排,才能事半功倍;要让贫困户醒悟,必须斩断懒惰的苗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