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三农>农村>

新风尚 兴农村

时间:2017-05-23 18:03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高颜 点击:
孝老敬亲、和谐民主、健康文明、崇尚科学、自主提升的农村新风气形成,既助推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又与时俱进地转变了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柳桥镇普子村花团锦簇,1000多人的村子一改过去垃圾乱扔、脏水乱倒、邻里不睦的状况,互帮互让成为新风气,比产业比致富成为新时尚。村民唐少贵感慨,村里通过评选孝道人家、家庭示范户,树立了新风正气。好风尚带动了每一位村民,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四川日报 5月5日)
     “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经过十年的新农村建设,现已是旧貌换新颜。放眼世界,从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问题。
    改变旧习俗,形成新观念。过去过年要鱼大肉招待亲友,才显得豪爽好客;初一不能洗头洗澡,否则会冲走一年的好运,不能扫地扔垃圾,否则会把家里的财富扔出去;现在新鲜的蔬菜却成了抢手菜,讲干净爱卫生才舒适健康。经历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农民工,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到消费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自觉地摈弃一些陈规陋习,也带动了老家的习俗和祖辈们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弘扬民主法治,树立道德典范。一个道德模范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村里评选出的“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等道德示范,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看得见、摸得着。通过正确的发挥道德模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村民荣辱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蔚然成风。
    注重教育引领,助力脱贫攻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脱贫也是同样的道理。全靠政府的救助资金是不够的,应将现有的农家书屋、村级学校、农民夜校培训班等教育资源利用起来,掌握1至2项专业实用技能,提升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培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就业率,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孝老敬亲、和谐民主、健康文明、崇尚科学、自主提升的农村新风气形成,既助推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又与时俱进地转变了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