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三农>种植>

拳拳寸草心 浓浓报国情——记“菌草之父”林占熺

时间:2019-10-23 10:33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顾钱江、林超 点击:
 在一般人眼里,草是平凡甚至渺小的,但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使得草不仅可以养菇致富,治理风沙,还可以用来发电造纸。不仅如此,菌草还成为全球反贫困的“奇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77岁的林占熺至今活跃在一线,风尘仆仆地到沙漠荒滩、黄河沿岸、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看了看备忘录,上面写着“今天距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436天,距建党100周年还有618天”。

  “时间很紧迫,备忘录里定下倒计时,为的是提醒自己加油干。”林占熺说,他心中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希望菌草产业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为2020年全国扶贫攻坚战取得最后胜利献礼;希望用菌草在黄河沿岸建起千里生态屏障,为2021年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在一般人眼里,草是平凡甚至渺小的,但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使得草不仅可以养菇致富,治理风沙,还可以用来发电造纸。不仅如此,菌草还成为全球反贫困的“奇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77岁的林占熺至今活跃在一线,风尘仆仆地到沙漠荒滩、黄河沿岸、非洲大陆等地推广菌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1)拳拳寸草心 浓浓报国情——记“菌草之父”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福建三明市将乐县的菌草灵芝示范基地查看村民利用菌草种植培育的灵芝(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国家扶贫,匹夫有责”,这是林占熺现在的口头禅,也是他发明和推广菌草30多年执着生涯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福建农民大量消耗木材生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林占熺忧心忡忡,开始尝试用草来代替木头养菇。林占熺用简陋的设备埋头苦干,在1986年终于成功地发明了菌草技术,后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大奖。

  如今,林占熺已筛选、培育菌草45种,适宜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种类55种。菌草技术也从最早的“以草代木”养菌,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开发等领域。

  “菌草已成为一门草学与微生物学的新交叉学科。”林占熺感慨地说,“草是人类生存发展重要的原料,菌草目前主要用于农业,今后它更重要的应用是在工业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3)拳拳寸草心 浓浓报国情——记“菌草之父”林占熺

  一位工作人员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的菌草林中介绍用菌草技术治理风沙的情况(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这也是中国东西部省份扶贫协作的开端。林占熺带着菌草到宁夏帮助农民种菇致富。从那时起,菌草技术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区,成千上万农民增加了收入,林占熺也先后获得“全国扶贫状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1996年,林占熺团队又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东高地省推广菌草技术。当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阶段,困难重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林占熺带领的中国菌草推广团队没有退却,他们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菌草落地生根。

  “我们很快利用当地野生菌草栽培出了各种食用菌,宣告成功的时候,当地开了五千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林占熺自豪地说。

  从此,巴新人民将菌草称作“中国草”或“林草”,以表达对林占熺团队的感激之情。被称为“巴新菌草第一人”的布莱恩·瓦义说,“菌草迷”们有的自己改名叫菌草,有的用菌草给儿女命名,以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他儿子的全名就叫“菌草·瓦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5)拳拳寸草心 浓浓报国情——记“菌草之父”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前中)在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垒际村向外国客人介绍菌草的种植情况(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中非、卢旺达……林占熺团队已将菌草技术推广至106个国家,菌草成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工程、扶贫工程、生态工程。菌草中心举办了202期国际培训班,帮助100多个国家的7800多名学员掌握了这项中国技术。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说,菌草在世界各地对那些最可能落在后面的人——农民、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生活改善产生了影响,“它绝不是无缘无故被称为‘神奇之草’”。

  菌草帮助世界上的许多人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林占熺自己却没有用它去赚大钱。

  “如果走个人发财的路,自己成了亿万富翁也不算什么,我觉得用技术帮助老百姓摆脱贫困,才是生命最大的价值。”林占熺说。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菌草技术中心,一块大理石上镌刻着“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2)拳拳寸草心 浓浓报国情——记“菌草之父”林占熺

  这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上栽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菌草(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古稀之年的林占熺壮心不已,他发起了新的挑战——生态治沙。在气候恶劣的乌兰布和沙漠,他们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之后,终于制服了流沙,沙漠“长”出了绿洲。林占熺激动地说:“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成功,在其他地方也一定能推广开来。”

  今年9月,内蒙古阿拉善菌草治沙基地的试验结果显示,菌草成功固定了沙丘,且鲜草亩产量平均达15吨,一亩地产出近4500元。

  “菌草技术填补了黄河流域种植多年生菌草的空白,为在黄河全流域建立菌草绿色生态屏障开辟了新途径。”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秘书长张团员说。

  国家菌草技术中心的会议室没有什么装饰,墙上一幅中国地图很是显眼,上面用一个个红五星标记的,是沿黄河省份的菌草示范种植基地。

  这是林占熺的菌草治黄作战地图。

  但他说自己并不是将军,而是士兵。“我是一个还没有过河的卒子,但即使过了河,也只会向前。”林占熺说。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