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随机调研“火候”

时间:2020-04-30 15:02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调研作风是决定调研成效和成果的根本保障,从过去少数作秀式、扎堆式、漂浮式调研,到今天越来越多的蹲点调研和解剖麻雀式调研转变,无不在推崇深入实干前线和工程现场细品精看的调研方式方法。尽管调研作风对调研成效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是选取调研对象、调研样本的手段和
     调研作风是决定调研成效和成果的根本保障,从过去少数作秀式、扎堆式、漂浮式调研,到今天越来越多的蹲点调研和解剖麻雀式调研转变,无不在推崇深入实干前线和工程现场细品精看的调研方式方法。尽管调研作风对调研成效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是选取调研对象、调研样本的手段和办法,同样会影响调研的品质性和精准度。
   一般来说,抽样的基数越大,覆盖的范围和区域越广,调研的结果就会越接近客观真实情况,这是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内在的科学逻辑关系。但,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源和行政成本毕竟有限,尤其对工作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泛、涵盖内项繁多等时效性任务,不可能等所有个体对象尽数调研一遍、全盘摸清,才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拿出具体实施办法,那么既会因频繁调研干扰基层、更耽误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此外,更为重要一点,调研推动干事落实需要的是“事中性”发力,对工作执行、政策贯彻正在进行中的调查与摸排,从而起到匡正和纠偏的作用。否则,因大范围、费时间“调研遍地开花,久久不见结果”,那么调研极可能跟不上工作开展的步伐,沦为“事后诸葛亮”。
    所以说,调研选取样本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很大程度上是除调研作风之外,影响调研成果和质量的又一大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同属于调研抽样办法的工作范畴。因此,确保调研的客观可靠性,要在打破“经典调研路线”的基础之上,多些“说走就走”的随机调研,摒弃固化样本、事先定点等可预性调研,避免“事前说好、事先招呼”式的调研风气。如,蹲点调研不能搞成“固点调研”,在“选点取点”上搞成“熟人效应”,那么就与轻车熟路、经典路线无异了;再如,解剖麻雀式调研,首先就得解决“解剖哪一只麻雀”的问题,否则解剖的再深入、再细致,也会失去价值和意义。
当然,调研贵在打捞民生民情、现场实况的“第一手材料”,捉到“活鱼”、嚼“第一口馍”,典型样本的代表性与共生性不能忽视,这是科学调研、科学取样、确保效率的重要依据。因此,开展“说走就走”的随机调研,不能因规避“经典路线”而刻意忽视“典型样本”,如此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既与好的“点”、好的“麻雀”擦肩而过,又会加重调研任务和压力、影响效率和成果。
    另外,调研是带着目的性和使命的工作,调研必然要有既定目标、有所取舍、有所甄别与筛选。换而言之,“说走就走”的随机调研不能弄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搞“萝卜白菜随便挑”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把随机调研当成“碰运气”和“抛篮球”的随性调研。如此,就难免会让调研达不到理想目标,起到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使命作用。总之,“说走就走”的随机调研要摒弃“经典路线”而不回避“经典麻雀”,要摆脱刻意抽样而不搞随性抽样,遵循科学可行办法、作好具体规范预案,为开展务实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