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检查找“标准答案”是“标准的形式主义”

时间:2022-05-05 16:34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有媒体披露,中部地区某乡镇来一次上级对脱贫攻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个问题“一个星期可以吃几次肉”,有位村民回答“一个礼拜吃一次”。后来反馈情况时,当地基层干部被告知这个问题答得不合格,标准答案是“想吃就吃”。
      有媒体披露,中部地区某乡镇来一次上级对脱贫攻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个问题“一个星期可以吃几次肉”,有位村民回答“一个礼拜吃一次”。后来反馈情况时,当地基层干部被告知这个问题答得不合格,标准答案是“想吃就吃”。
    “两不愁三保障”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基准线,诚然“能否吃上肉”是评价群众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重要参考系。但是,“吃肉的频率”“吃肉的习性”定然与地方生活风俗、家庭消费习惯、群众个人偏好等关联,督查检查工作找“标准答案”,必然会与现实生活的客观画面“走相”,就难以摸准摸透地方和基层干工作、抓发展的成效实绩。
      工作因地而异,检查就得就事论事。若检查督查工作专门求“标准答案”,一把尺子量天下,势必会因地方不同实际条件相悖,造成“驴唇不对马嘴”的“瞎指挥”。正如,有村支部书记提到,上级检查村路建设硬性要求达到3.5米,为了应付过关不得不加班加点拓宽,群众强烈要求修的路反而耽搁下拉;再如,有乡镇干部反映,按照规定有些扶贫项目可以简易程序,但上级检查硬要看招标结果,导致下面不得不造份材料应付过关。可想而知,上级好“标准答案”,下面就得备好“样板模范”,去迎合上级“标准答案”的特殊偏好。
     干工作根本目的在解决实际问题,增进群众实在获得。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群众,有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意愿。不管怎么样,“标准答案”不可能丈量一切工作的真实面貌。说到底,检查工作如果硬要找个“答案”,最多只能有“参考答案”。显然,检查工作找“标准答案”,无视实事求是、精准考核的操作原则,按部就班依照“标准答案”之“猫”,去找实际工作之“虎”,只顾“面子好看”、不顾“里子本质”,必然会传导压力让基层搞“辛辛苦苦的务虚功”,“为了标准而标准”陷入无谓事务。此外,为了能够让上级“满意”,下级就不得不“另辟蹊径”、甚至弄虚作假,践踏务实作风底线,“闯关式”应付检查。
     检查考核是指挥棒、风向标,找“标准答案”式的检查考核就是“标准的形式主义”,按部就班、生搬硬套、板块模式,既没有接地气、烟火味,又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同干工作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说,督查检查找“标准答案”,是挥错乱挥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试问,风向标和指挥棒跑偏了,那么基层干部实干担当、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方向还能立正吗?
    形式主义害死人,督查检查工作力戒找“标准答案”,转变“标准的形式主义”,就得从上级督查工作作风转变做起。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改变督查考核“唯结果论”的片面观,多到工作现场、施工前线看过程、看形势,而不是拿着“标准答案”按图索骥。此外,还得戒除靠“标准化规范化”设计的框架检查工作,多接地气、多冒热气、多沾烟火,多做调研、充分研判,将地方和基层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真实情况摸透摸准,从而综合判断和权衡基层工作成效究竟如何?尤其,把群众口碑、感受、评价作为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