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德国哥廷根5月12日电 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城。1923年,朱德来到这里求学,立志探寻一条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他在海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数十年后,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国十大元帅之首。 中共建党百年之际,新华社记者专程前往哥廷根探寻朱德在德国留下的足迹。翻开古城档案,走访故居,隔着百年时空仍能感受到这位元帅的风发意气。 求学 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外,樱花绽放,学生脚步匆匆。
4月16日在德国哥廷根拍摄的哥廷根大学一角。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大学图书馆内保留着杰出校友在求学时期的旧档。数学家高斯、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文学家歌德、德国首相俾斯麦、中国学者季羡林…… 找到朱德的注册簿,纸张微微泛黄,其中一页的下方是朱德亲笔填写的注册信息,包括“1924年夏季学期”“姓名朱德”“住所普朗克街3号”“来自中国四川省”“国籍中国”“哲学系社会学专业”等内容。 档案记载,哥廷根大学1924年共有2382名学生,哲学系有235名学生,包括12名外国学生。社会学专业设立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选择学医、化学或者自然科学。 在哥廷根市档案馆,历史学家罗尔夫·科尔施泰特在一大摞有关中国留学生的材料中,也翻出了一张泛黄的登记卡。 登记卡左下方是朱德的照片,骑缝盖着“哥廷根警察局居民登记处”的蓝色印章。朱德时年36岁,身穿西装,系着领带,双目炯炯有神。远赴重洋前,朱德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曾任云南省警察厅厅长。不同于其他留学生,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朱德早已告别稚嫩。 科尔施泰特说,朱德留学之前已从戎多年。他在这里扩展了视野,了解了西方工业国的情况。 登记卡上标明,朱德1885年11月6日(实际应是1886年农历十一月六日,系笔误)生于四川,国籍中国。在迁入日期一栏内,记录着朱德先后居住的两处地方。朱德初到哥廷根,住在文德·朗特路88号,约5个月后迁至普朗克街3号,1924年12月21日迁出哥廷根回到柏林。在最近原居留地一栏内,写的是“柏林威尔莫斯多夫”,这是周恩来曾在柏林居住的地区。
朱德同志在德国哥廷根(1922年)。新华社稿 1922年,朱德在柏林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负责人周恩来相见。朱德表达了加入共产主义组织的强烈愿望。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朱德当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曾记录朱德对于这段经历的自述。“我终于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我在1922年10月间到达柏林,那时年纪36岁左右。我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这是1922年10月间的事。” 革命 哥廷根城东的普朗克街3号,有一幢二层带阁楼的红色砖房。这是朱德留学德国时的居所和“革命办公室”。
4月16日在德国哥廷根拍摄的位于普朗克大街3号的朱德故居。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抬头仰望墙衣,一个鹰徽标识着这栋建筑的悠久历史。精致的大理石纪念牌匾上用德语镌刻着:“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3-1924。” 1986年,朱德诞辰100周年之际,哥廷根市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市长亲自为纪念牌匾揭幕。
朱德故居建筑上写有“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3-1924”字样的纪念牌匾。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曾记录朱德对德国生活的概述:“我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廷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一半是掩护我继续待在德国。我在德国的时期内,经常做党的工作。” 新华社记者在哥廷根档案馆查到房东女儿玛格丽特的回忆文字。文字写道,朱德当时住在其父母家的两居室里,常与她的外交官父亲探讨军事话题。她和丈夫认识朱德后,这位“很谦虚、瘦长”的学生曾多次邀请他们品尝自备的中式饭菜。 朱德担任过哥廷根中国留学生会的负责人,中国共产党组织当时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学生会内。 朱德与同学们一起印德文传单、改组留德学生会、组织追悼孙中山逝世的游行和集会、召集各种讲演会,还办了一个油印周刊《明星》。周刊每次印二、三百份,许多具体工作都由朱德来承担。 记者从市档案中调出了哥廷根中国学生会向警方申请一次游行示威的相关文件,包括哥廷根市警察局当时对传单审查后的存档。传单是一份蓝色封皮的小册子,题为《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介绍了“五卅惨案”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状况,阐述了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的意义。 哥廷根市档案馆前馆长海尔格·玛丽亚·库恩在《哥廷根的中国客人》一文中记录,朱德留学期间并没有为学业投入太多精力,而是更多致力于与中国同胞们讨论政治和军事话题。 由于投身革命活动,朱德曾两次被捕。后来,他被逐出德国,前往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他返回中国。 启迪
4月16日在德国哥廷根拍摄的哥廷根大学一角。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哥廷根大学中国学联的网页上,有一段文字这样描述朱德:“他是(哥廷根)学联的第二任主席。他向哥廷根的人们介绍中国,努力让德国人理解和支持中国革命。” 如今,哥廷根大学的中国学生谈到母校时,经常说起这番事迹。中国哥廷根学联主席王佳雯说,朱德的故事一直激励着留学生爱国、报国的情怀。向别人介绍母校会提及朱德,这是一种与祖国的情感纽带。 不少到哥廷根旅游的中国游客会特意前往朱德故居。这里已成为德国的红色旅游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恩格斯的家乡伍珀塔尔、周恩来在柏林的游船地等。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名誉院长、汉学家余德美有多篇论文专研中共在德的早期革命者。她告诉记者,孔子学院的课堂中也会涉及中国革命者在德国、在欧洲的内容,这是中国革命珍贵的历史片段。 余德美说,朱德留学期间恰逢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各种思潮激烈碰撞。通过在德国学习生活,朱德接触到当地政治组织的斗争策略、宣传技巧以及一些德国军队的相关知识,这对他日后的革命生活有不小影响。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说,上世纪20年代,中国积贫积弱、在世界舞台没有什么地位,正是如朱德一般的革命者一代一代奋斗,成就了新中国,成就了今天富强的中国,“他们把一个国家向前推进。回看近百年前革命者的经历,能得到新的启迪”。 策划:陈贽 李生江 监制:李拯宇 冯俊扬 田帆 统筹:闫珺岩 唐霁 记者:张远 任珂 张毅荣 冯玉婧 视频:连振 单宇琦 编辑:马晓燕 唐志强 剪辑:缪培源 李雯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中国元帅在德国小城
时间:2021-05-13 10:29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城。1923年,朱德来到这里求学,立志探寻一条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他在海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数十年后,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国十大元帅之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丨一把藤椅见初心
裕禄去世后留下的东西并不多,时任兰考县委新闻干事刘俊生带着对焦书记的深厚感情,把...
- 中国元帅在德国小城
德国中部城市哥廷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城。1923年,朱德来到这里求学,立志探寻一条...
- 宝塔山的见证——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岁月
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从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间,从流淌过岁月的旧址文物间,从革命老区...
- 建党百年看中国·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绿色发展之节约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 理想的力量——写在李大钊牺牲94周年之际
94年前的4月28日,北平,在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后,一个年轻生命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
-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最大的爱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丨一把藤椅见初心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