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时事点评>

植树造林,织就“绿色精神”

时间:2021-04-06 15:48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蓝天地绿、青山碧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也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蓝天地绿、青山碧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也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植树造林,绿色发展,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长远性发展涵养底蕴。3月12日是植树节,让人们再次聚焦到绿色发展的理念价值,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浓厚风尚。
       植树造林,种下一颗幼苗,成长出参天大树和茂林森林,见证了“种子力量”、更烛照“绿色精神”。从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塞罕坝精神,再到苦甲天下的西海固等等,植树造林从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砥砺耕耘、埋藏土地、扎根脚下,呕心沥血付出之后的绿色遍野。所有说,植树造林植下的是希望和愿景、造就的是一方群众和四面百姓。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赓续植树造林的“绿色精神”,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铸就钢铁绿色城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协同发展,找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密码钥匙,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产业转型、动力变换、要素转变,激发“绿色精神”,遵守自然发展客观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类活动客观规律,实现担当作为、保护生态、造福群众高度联动统一,严格对照“两山”理念要求,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务实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绿色发展为路径,考验各级党组织统揽全局和组织协调综合战斗能力。
      植树造林,织就“蓝天白云”、造就幸福指数。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和环境条件为代价,唯有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才能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文明文化的代代永传。对于百姓群众而言,既要丰衣足食的温饱,更要地绿天蓝的环保。没有漫山遍野的鲜花、莺飞草长的生机,留不住幸福的尾巴、也捕捉不到生态的气息,用短视的眼光对待经济社会发展,连一颗树都容不下,必然会在长远与全局发展中失去一片森林。因此,党员干部要在植树造林中言传身教、敢于示范,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生态保护,架构起守护自然环境的坚强后盾。
     开源更要节流,造林更需护林。现实工作中,存在少数毁灭性造林、破坏性植树,看上起是修复生态,实际上却给生态造成重要伤害。其中不乏“一刀切”、拍脑袋等决策,违背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违反天然法则的内在逻辑,有的是扭曲政绩观作祟,有的是形象工程,有的是不加研究盲目入手,有的是抓生态建设本领不足,种种原因给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一地一域长远利益,也同“绿色精神”背道而驰、南辕北辙。所见,植树造林,从实际出发、遵守规律、秉持理念、一心为公,才能传承“绿色精神”、书写锦绣画卷。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