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而不调”是另一种“欺负老实人”

时间:2022-03-02 16:40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借调,本是锻炼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方式,往往借调也是普遍认为的“大单位”“上级部门”借人用人。不得不诚然,上级部门具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资源,能够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锻炼、成长的宝贵机会。无论是工作要求、执行效率,还是党性素养、综合表现都会得到提升。但是,个
      借调,本是锻炼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方式,往往借调也是普遍认为的“大单位”“上级部门”借人用人。不得不诚然,上级部门具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资源,能够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锻炼、成长的宝贵机会。无论是工作要求、执行效率,还是党性素养、综合表现都会得到提升。但是,个别地方存在“借而不调”的问题,让“借调”这项机制成为了基层负担。
      比如,有的单位爱“常态化”借人,却没有打算“调”的意向,只是感觉“人好用”、便“一直用”,甚至超过了干部交流学习法律规定的时限。再如,有的上级专“掐尖性”借人,把基层优秀能干的人才捞上来,精准借的方向与靶心;还如,有的部门搞“节约型”借人,用人借人只是贪图本部门不用占编、不用发福利和奖金,等等。凡此种种,让“借而不调”成为了干部交流、轮岗锻炼的潜规则,严重影响了借调锻造干部的功效。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干部借用过多过滥、“借而不调”,一方面给干部本身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本单位占了编制、人却在“外人家”,不管工作多么努力、用劲,都得不到认可,在年终评优评先、提拔考核往往得不到推荐;对借用单位而言却是“外人”,不仅福利、奖励发不了,提拔、重用等谈不上,出现“两头悬空”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加重了基层的负担、影响正常干事秩序。要知道,借用的人往往都是基层“多面手”“得力将”,加上基层本来就“人少事多”,“掐尖”、抽精,给基层带来人事管理的麻烦,也加重了基层负担和“人事”矛盾。
    不管如何,“借而不调”都不该成为常态化机制。且知,借调机制关系到干部锻炼交流、成长成才。若借调成为部门之间的博弈,在“争人上揩油”,就会偏离了借用、轮岗、交流干部的目标,也会吞噬借用制度的严肃性和政治性。事实不能否认,“借而不调”往往能够被“借”的,都是老实人、实干家、担当派,在本单位有好口碑、好作风,容易被“相中”,在借调单位也能够尽心尽责、甘当黄牛。若“借而不调”无疑是另一种层面上的“欺负老实人”,这与纯洁纯粹的党内关系不符。
     借用就得“借而用之”,“用”不是一时的使用、干活,而是站在对事业负责、对干部培养负责的长远高度上来谋划、量体裁衣、用起来。事实上,个别借用单位只站在“精致利己”的角度来考虑,“借而不调”不但占了“人的便宜”,还占了“不花钱的便宜”,内在的矛盾和问题无形中转移给了基层,让基层陷入了“人占编、却没人”的矛盾中。所以说,理顺借用关系,保持基层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正常秩序,还得打破“借而不用”的不当之风。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