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不正之风也需“实”字打底

时间:2018-09-20 11:34来源:评论网 作者:赵荪愚 点击:
“对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已分门别类,向全省各省辖市和23个省直单位点对点反馈意见建议196条。”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部署开展了以“查问题、出硬招、改彻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目前,安徽省各省
    “对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省纪委监委已分门别类,向全省各省辖市和23个省直单位点对点反馈意见建议196条。”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部署开展了以“查问题、出硬招、改彻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排查大调研,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目前,安徽省各省辖市和有关单位正对反馈和查摆的问题积极整改。(9月8日中纪委网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有序向前推进,干部贪腐行为被有效遏制,“不敢腐”的氛围基本形成,使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但同时也应看到,在有的地方,不正之风依然十分盛行,尤其是不吃不拿也不占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经常出来兴风作乱,需要加力加劲予以整改。
“文山会海”不断根,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日几乎都在开会,大部分时间在会场,或在奔赴会场的途中;文字材料迎检现象十分突出,不在工作一线干,而在办公室弄材料,写汇报;有的扶贫表格多如“牛毛”,要填的表格数十份,变相捆住了基层干部的干事手脚。这些都是“老问题”,也是人人抱怨、见者喊打的“过街老鼠”,为何还是纠正难?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方法欠佳,用的办法不实,甚至用形式主义纠正形式主义,光靠动嘴喊,悬在空中搞整改,效果又怎能令人乐观呢?开展整改行动,有的上级部门就只下发一纸文件,层层再转发,到了基层如何操作,需要怎样改正,改正哪些,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不好实施,甚至不想实施,直接将文件打入“冷宫”。这也是一些地方屡改屡犯、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反,在每一起整改行动中,上级部门不仅要开展专项行动,明确整改的对象,还要进行整改指导,如何改、达到什么标准,提出一套完善的方案,基层干部必然会参照执行,落实到位。比如纠正扶贫领域填表泛滥问题,不妨在省级层面进行统一,对需要填写的报表,进行明确限制,让基层干部心里都有数,避免“层层加码”,也能确保上下统一,不在填写额外的表上浪费功夫。
很多时候,问题在下面,但病根在上面。纠正基层的不良风气,绝不能摆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光靠一纸禁令、一次督查,就想取得实效。毕竟,作风问题始终是思想问题,铲除其滋生的土壤需要时间,久久为功才能避免反复。只有加强引导,细化举措,让基层干部不仅知道要改什么,而且知道怎么改,如何才能达标,形成一套既定的“路径”,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从起点走到终点,最终见到预期的成效。
否则,一阵风式的整改过后,不正之风再次卷土回来,如此反复之下“百炼成钢”,纠正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并非好现象。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