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暨

时间:2018-04-20 12:28来源:未知 作者:杨仁江 点击:
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王俊铭召集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各业务部门召开了传达贯彻省市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会议精神。3月4日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春风行动工作会议,对我县结构调整春风行动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4月6日召开结构调整安排部署会议,主要对农业生产发展“八要素
 玉屏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情况
现将我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情况
(一)农业产业结构现状。2017年,我县紧紧围绕油茶、黄桃、食用菌、生猪等主导产业,依托黔玉油茶公司、黄桃种植联合社、贵福菌业公司、温氏畜牧公司等龙头企业,油茶种植20.4万亩,产值1.4亿元;黄桃种植1.76万亩,产值2000万元;食用菌种植3520亩,产值1.43亿元;全县生猪出栏33万头、依托温氏公司发展代养殖户264户(其中:温氏集体经济养殖小区22个),年产值达60000万元。家禽养殖场10个,其中1000-5000羽的有5个,5000-10000羽的有3个,10000羽以上的有2个,出栏肉鸡15万羽,产值600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58亿元,同比增长6.2%。2018年全县计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面积5.3万亩(调减玉米1.82万亩)。其中:新增中药材0.9万亩、油茶0.2万亩,蔬菜1万亩、水果0.7万亩、食用菌0.2万亩、饲草0.3万亩、苗木花卉及其他作物2万亩。
截至目前,共完成结构调整面积4.58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数5.3万亩的87%。其中种植油茶0.28万亩(其中新增200亩育苗基地,年育苗1500万株,计划在冬季再种植0.3万亩),带动贫困户62户145人;种植中药材0.58万亩;种植水果0.85万亩(其中黄桃0.5万亩),带动贫困户1295户4114人;已种植蔬菜2.02万亩,4月底将开始辣椒种植,预计种植10000余亩;种植食用菌0.166万亩,带动贫困户4673户14574人,在秋季预计再生产0.2万亩;种植牧草0.14万亩、带动贫困户65户;完成苗木、花卉、茶叶、花椒及其它0.55亩(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及省市领导讲话精神,我县竹木及其它2万亩的调整任务,主要调整为种植蔬菜2.45万亩);生猪出栏6.15万头、肉牛出栏0.21万头、肉羊出栏0.36万头、生态家禽出栏数7.3万羽、禽蛋产量124吨,畜禽代养户295户,覆盖贫困户5088户户均10头以上商品猪长效收益。
(二)贯彻落实上级结构调整要求情况。2月28日晚,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王俊铭召集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各业务部门召开了传达贯彻省市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会议精神。3月4日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春风行动工作会议,对我县结构调整春风行动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4月6日召开结构调整安排部署会议,主要对农业生产发展“八要素”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由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县金融办、县供销联社、县扶贫办及各乡(镇、街道)牵头负责统计。  
(三)技术服务及培训情况。成立了县级农业专家服务团共56人,主要对全县44个贫困村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服务,指导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已实现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技术团队覆盖。目前,服务团到村、企业开展生产技能培训8次,共培训农民784人次,其中贫困人数564人。
(四)资金筹措及利益联接情况。目前共争取产业扶贫子基金项目7个,获批资金5.18亿元,下拨资金4.1亿元。2018年拟安排整合项目资金2.07亿元及财政产业结构调整资金1200万元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确保利益联结机制到村到户到人。
(五)组织形式情况。成立了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王俊铭,县长杨德振为组长的双组长制,以常务副县长及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农牧科技局、县发改、县扶贫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牧科技局,组建了油茶、黄桃、食用菌、蔬菜及生猪等产业工作专班,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专家服务团队对全县专业合作社及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服务。
(六)产销对接情况。针对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情况,确保产品订单销售,我县已与县内学校、超市、企业及对口帮扶城市进行了订单合作,完成订单任务近4万吨。同时,引进贵州金禾映红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采取订单模式(即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及产品回收)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辣椒种植,计划种植辣椒10000余亩,第一批辣椒将于4月25日左右开始移栽。按3000斤/亩计算,该公司将回收1.5万吨辣椒产品。茅坡、田坪食用菌基地目前已出菇,通过贵福菌业公司已收鲜菇7.2万斤,其中一等品4.97万斤、次品2.23万斤。
(七)基层党建情况。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实施村级集体经济2.0工程工作方案》,推动促进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及基层党员在产业发展中作用,围绕“油茶、生猪、黄桃、食用菌”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10113”行动计划。目前全县69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累计破千万,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达15万元以上,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同时,按照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党员活动日”;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忆入党介绍人、晒家风”等专题研讨;开展“民情订单”服务;创办“党课超市”专栏等,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存在的困难
客观来讲,我县在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首先,农业产业链条不够全。农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缺少上规模、上档次、辐射带动力强的生产、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狭窄,缺乏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企业规模小,农产品的存储条件差、加工水平低,产品包装、营销手段落后,导致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其次,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从农业龙头企业看,虽然数量已达52家,但多数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较弱,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从农业示范园区看,现有7家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看,虽然数量已达310家,但真正能够规范运作,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的寥寥无几。同时,科技创新动力不够足。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农业劳动力技能偏低,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农村劳动力数量、质量下降,绝大多数务农人员未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少文化、缺技术、不善管理经营,难以适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三、下步打算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我县脱贫攻坚整县出列的决胜之年。县委、县政府将矢志不渝地抓实农村工作,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一)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做文章。坚持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在产业“优”“特”“精”上做文章,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不断集聚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壮大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着力将资源丰富、易于形成产业集聚和经济优势的农产品产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品牌的传承与保护,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种、管、销等各个环节入手,鼓励和引导农业品牌集中抱团统一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积极探索网络销售渠道,建立“全过程、可追溯、有户口”的销售体系,确保绿色、有机产品名副其实。深度挖掘品牌产品的区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在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上求实效。遵循“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合理引导土地经营权实现有序流转,让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集中,逐步形成连片种养的格局。坚持边规范边发展、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抓好农业龙头企业量的扩张同时,引导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把工作重心放在辐射带动功能拓展上,放在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建设上,真正使“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让老百姓得到生态农业发展实惠。加快推进生态绿色健康蔬菜产业发展,出台扶持蔬菜产业建设的优惠政策。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奖励及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蔬菜生产基地。
(三)在强化人才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深化农村劳动力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注重挖掘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潜力,组织农村乡土人才、专业大户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技能。建立农业研发中心,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示范基地,整合全县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建立油茶、中药材、黄桃、贡米等优势产业研发中心,助推全县农业科技创新,推进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