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学术研究>

让“送温暖”行动保持“本味”

时间:2019-01-22 11:42来源:评论网 作者:勇军 点击:
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的“温暖”资金虽不多,却浓缩了一份厚重的组织关爱,彰显扶贫济弱、鼓励上进的善意初心,各地工会在具体的行动中,应该谨小慎微、科学统筹、全盘考虑,真正让“送温暖”行动送出真情,送出本味。
    “送温暖资金的发放标准由各地结合居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原则上每人次不超过3000元,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近日,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为进一步规范送温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送温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省总工会出台《山东省工会送温暖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送温暖资金的来源、使用、管理标准。(1月6日)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患大病、突发意外的情况。开展送温暖活动,对一些困难职工进行经常性帮扶救助,临时性慰问一些遭受灾难的职工,既能帮助他们度过经济难关,又能鼓励他们重振旗鼓,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同时也体现了工会的温暖善意,增进人间正能量。
但应该明白,有的工会需要帮助的对象多,但同时自身经费相当有限,不可能“大手笔”将钱砸在少数几个人身上。同时,有的单位借助工会慰问名义,变相发放福利,令送温暖的行动违背了初衷,成为了内部腐败的“助手”。对工会送温暖资金使用进行规范,就是为了让这些资金更科学、合理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更好地温暖人心,体现组织的关爱。
      之前,由于送温暖没有明确的资金上限,导致实际操作性不强,送少了觉得没有多少意义,送多了又担心触碰纪律“红线”,很多时候出于“自保”心态,送两三百“意思意思”,对一些遭遇突发灾难的职工来讲,并没有多少实际帮扶作用。“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终于让送温暖的资金数量上,做到了“有法可依”,送得底气十足、合情合规。
     坚持实名制发放,意在让送温暖活动在“阳光”下进行,避免借“送温暖”之机“送福利”。谁比较贫困,谁遭受了突发意外,在单位职工的眼里跟“明镜”似的,只有送对了对象,才经得起公众的质疑,才能形成倒逼效应,避免送温暖资金用于其他无关事项。
    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的“温暖”资金虽不多,却浓缩了一份厚重的组织关爱,彰显扶贫济弱、鼓励上进的善意初心,各地工会在具体的行动中,应该谨小慎微、科学统筹、全盘考虑,真正让“送温暖”行动送出真情,送出本味。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