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县为顺利通过今年的省、市脱贫攻坚检查验收,要求全县的机关事业单位,每个工作日都必须有单位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的财政供养人员到所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如帮助贫困户核算收入账、修房搬砖、扫地种菜、洗衣裳煮饭等,县上还成立了明查暗访组,凡是没有达到规定人数的单位,将对主要负责人采取约谈、诫免谈话等组织处理,这样一来,每个单位三分之一的人每天都在下乡,到贫因户家中进行“家访”,导致业务工作被耽误,听说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是向另一个已通过国家贫困县验收学习来的“先进经验”。 诚然,上级领导举全县之力如此重视脱贫攻坚,究其根源,大概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上级领导心里没底,对下级工作人员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不太信任,信任代替不了监督。感觉不每天把大家伙赶到贫困户家中,下级部门和相关干部的就会不重视扶贫工作,就会待在办公室,躲在家里睡大觉,就会影响扶贫大局。而上级领导待在办公室里也会心慌,心里没底,所以,要求每天都下去“家访”。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扶贫工作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若哪个环节出在差错,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领导也承担不了这个重大的责任,只有层层往下压,层层传导压力。 但频频的“家访”真能促进扶贫吗?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上火了的一张贫困户求“别再打扰”的“门前照”,乍看之下,这幅场景会让人误以为是恶搞,但背后的现实却让人心情沉重:据微信公号“侠客岛”透露,照片背后的实情是当日上门的扶贫干部自掏腰包,买了一壶油、一袋米,“私车公用”翻山越岭来贫困户走访,结果却吃了闭门羹,此番场景与这张“门前图”又何等的相似。 贫因户之所以变成贫困户,大多是年老因病、文化程度低、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的贫因现状,绝不是靠扶贫户每日去嘘寒问暖,送米送油所能解决的,那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策,说得更直白点,那只不过是扶贫干部拉拢与贫困户感情的小手段而己,贫因户真要需要的是能解决长远的公益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等,使他们能象城里人一样拥有健全的公益配套设施,用水不再难、走路不再走泥泞不堪的泥巴路,每村每户都要主导产业,可自主经营,也可以土地入股分得红利,象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工资,更需要的是帮扶人利中手中的资源和人脉关系多为他们去争取项目和资金。 而现在的扶贫,大多数贫困户获得扶贫资源的成本偏高,这包括扶贫干部反复的拜访、信息确认,以及填写各种表格,提出各种要求,甚至是让他们学习如何应对上面的调查。长此以往,这种繁复的程序和要求,实际上让扶贫有变成扰民之虞,反而影响到贫困户正常的生产生活。再有部分基层扶贫干部吐槽被微信工作群和所谓“工作留痕”考核绑架,其中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去下乡,进村第一件事,不是去村委会布置工作,而是先到挂点的贫困户家去和他合个影……”显然,这样的家访,不仅让扶贫干部疲于应付,也间接连累了村民,并可能伤及他们对扶贫工作的认同度。 笔者认为,扶贫也得关照好贫困户自身的心态和感受。不能自恃是扶贫者、帮助者,是“为你好”,就固执认为贫困户理所当然应该无条件的配合和承受压力甚至代价。特别是当前进入扶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各地的扶贫压力也到了最大的时候,更得避免各种压力传导过多的施加到贫困村民的身上,引发不必要的抵触情绪。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晚霞溢彩 | 运动竞技 | 两会频道 | 人社保障 | 欧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新硬件时代 | 非洲频道 | 美洲频道 | 澳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疆建设兵团 | 网络金融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聚焦海外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民政工会 |
频繁的扶贫“家访”真能促进工作吗?
时间:2018-10-30 10:40来源:评论网 作者:蔡菲菜 点击:
次
扶贫也得关照好贫困户自身的心态和感受。不能自恃是扶贫者、帮助者,是“为你好”,就固执认为贫困户理所当然应该无条件的配合和承受压力甚至代价。特别是当前进入扶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各地的扶贫压力也到了最大的时候,更得避免各种压力传导过多的施加到贫困村民的身上,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图片文章
-
- 精彩文章
-
- 党员干部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时时放心不下”是党员干部干好...
- 频繁的扶贫“家访”真能促进工作吗?
扶贫也得关照好贫困户自身的心态和感受。不能自恃是扶贫者、帮助者,是“为你好”,就...
- 营造机关良好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机关文化建设
组工人事部门可以考虑为党员干部建立学习档案,将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记录...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忘共产党员宗旨意识
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对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都具有长远的导向...
-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 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强而有力的机关文化建设,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展现出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 发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纪念长征,更多的是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现如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近在眼前,独...
- 党员干部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自助游网站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 中国靓号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