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频道>山西>理论>

为何人们在网络上勇敢却在现实中畏缩

时间:2017-03-06 11:42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未知 点击:
近日,网上一段拍摄于北京地铁10号线的视频激起了网友们巨大的愤怒声浪。视频中,一男子辱骂两女子,见女子报警抢夺手机,最后将女子推出车门。自始至终,同车厢的多名乘客一直无动于衷,任由欺凌行为发生
 近日,网上一段拍摄于北京地铁10号线的视频激起了网友们巨大的愤怒声浪。视频中,一男子辱骂两女子,见女子报警抢夺手机,最后将女子推出车门。自始至终,同车厢的多名乘客一直无动于衷,任由欺凌行为发生。

  此事虽暂未造成实质性的严重后果,但视频末尾男子推女子下车的动作其实极其危险,可以听到车厢关门的警报声已经响起。目前嫌疑人张某(男,17岁)已被警方查获,网友对他的“制裁”则仍在继续。与以往一样,网络正义实现的形式是人肉搜索和辱骂。一同遭到抨击的还有车厢里那些冷漠的围观者。

  熟悉的景象又出现了,网友的热心与路人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于是那个古老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到底是路人不上网,还是网民不出门?

  路人当然是上网的。视频中的好几位乘客都拿着手机,一会看屏幕,一会看热闹。视频的拍摄者虽然事后进行了曝光,但现场也没有伸出援手。

  有人喜欢把热心网友贬称为“键盘侠”。然而事实上,现在全民皆网民,我们每个人都是键盘侠。借助网络认识世界,利用网络表达态度,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网民和路人,是我们的两个面相。

  两张脸天差地别,令我们身心不适。但做出解释也没那么难,答案就在每个人的心里。你只需要自问上次在现实中见义勇为是什么时候,假如有的话。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网络和现实中的利害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在网上,你即使以最粗鲁的言辞辱骂一个陌生人,也没有多少风险,顶多是对方骂过来罢了。但在现实中,你挺身而出之前会想,他会不会迁怒于自己?他会不会精神不正常?反复思量发现,沉默是最佳的生存策略。你甚至不需要每次都权衡利弊。因为许多国人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便是“别出风头”,潜移默化便养成遇事缩头的处世模式。人的行为受到环境的深刻影响,当足够多的人开启自保模式的时候,剩下的人也会想“别人不动所以我也不能动”。一种群体性格就这样形成了。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许多。最直接的是大幅降低了行侠仗义的成本。被报复的实际威胁消失了,人们只需要动动键盘、鼠标,再付出一些本来就要浪费的闲暇时间。

  网络现实两重天的景象告诉我们,正义是有成本的。指望技术进步自动带来一个美好社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妨好好想想,“网络上的正义”真的是正义吗?有多少时候,人们为无关公共利益的人和事分队厮杀。有多少时候,人们对着死掉的“老虎”挥舞大棒。做出正义姿态的欲望常常压倒对正义的思考与践行。网络上过剩的“正义”,恰是对现实中的畏缩做出的心理补偿。(西 坡)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