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心理>

孩子吃得好为啥还缺钙铁锌?

时间:2011-09-20 09:0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体检时,踢医生、打医生的孩子为啥多了? 这些都是在今年暑期的体检中透露出来的问题,透过这些问题及变化,能够反映出今年孩子就诊的情况,能够让广大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虽然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都会有体检,可是每年的寒暑假,家长还是领孩子来做一些身体检查

体检时,踢医生、打医生的孩子为啥多了?

这些都是在今年暑期的体检中透露出来的问题,透过这些问题及变化,能够反映出今年孩子就诊的情况,能够让广大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虽然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都会有体检,可是每年的寒暑假,家长还是领孩子来做一些身体检查,也就成了每年体检的高峰期。

门诊量

体检高峰期 最多每天30人

“遇到高峰期,我们每天接诊的人数都在20~30人左右。”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文江舸说。

为什么家长都集中在暑假带孩子来做身体检查?

文江舸解释说,第一,孩子平时没有时间,周末节假日还得上特长班,所以只能等到暑期才过来检查。另外,学校、幼儿园组织的体检和医院项目并不太一样。

■体检项目:针对长个、尿床、不爱吃饭等

“一般学校组织的就是肝功、身高、体重等检测。而医院的体检,通常是家长遇到了一些问题,才想起来用体检的方式解决。因此,更加有针对性。”

对于有不同问题的孩子,体检的项目也不太一样。文江舸介绍,一般来讲,通过和家长进行问诊,了解孩子睡眠、饮食、运动、吃饭情况等方面,再对他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查。比如长个慢的孩子,会进行微量元素检查;腿疼,会进行骨密度检查;肚子疼,会进行彩超检查;经常感冒,就会接受免疫力检测;还有一些早熟以及尿床的孩子,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

■体检建议:1~3岁 建议每年2次

文江舸分析,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身体情况更加关注,也更加上心,可是还会有临时抱佛脚的观念。就是等到孩子有病了,才想起来到医院去看,而没有一个在平时去体检的观念。

因为很多老人都认为小孩子身体好,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事实上,挑食、厌食、肥胖、尿床、睡眠不好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积压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孩子身心都有损害,因此应该在平时就予以关注。

一般来讲1岁之内,每年体检3~4次,1~3岁之间,每年体检2次;3岁之后,每年体检1次。

通过体检结果看来,孩子的长个快慢、心理健康水平、肥胖程度、尿床、营养水平,都是广大家长所关注的。

这些结果与往年有啥不同?

身高

平均长高1~2厘米

■问题:孩子个虽长了 但家长还担心

“大夫,你说我家孩子个头还能长吗?”“大夫,我觉得我家孩子个头太小了,你说可咋办?”

文江舸表示,家庭条件好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也增加了,可是在体检中,也会碰到不少对于孩子身高过分关注的家长。

有的家长甚至孩子长个了,可还是因此过度担心,每天测量一遍身高,这种过度关心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孩子长个的因素很多,文江舸分析,这与遗传、营养素全面与否、疾病等都有很大关系。

■变化:孩子身高呈增长趋势

“从我国对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的标准表上来看,这几年孩子身高还是呈现一个增长趋势。”文江舸分析说。

相比1995年国家制定的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表格,记者看到,最新的国家制定的身高标准表,孩子的身高普遍高了1~2厘米。

文江舸表示,这与现在饮食多样化,营养丰富有关。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个头也随之增长。

■标准:2岁以后每年长高5~8厘米

孩子长高多少是正常值?每年长高多少厘米才是正常的?文江舸回答说,根据2005年国家制定的《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中国评论网,2岁以后,孩子只要每年长高5~8厘米就算正常。

营养素水平

孩子吃得太好 也缺钙铁锌

■问题:吃得虽好 但营养不全面

“大夫,这孩子天天吃得可好了,三天就喝完一箱奶,他根本不缺营养。”在体检中,当大夫拿着检查结果告知家长孩子缺营养素时,有不少家长表示不敢相信。文江舸分析说,在家长们看来,吃得好就等于营养全。

像现在的孩子,拿牛奶、饮料当水喝网上在线心理医生,渴了就喝这些,饿了就吃小食品,这样的饮食习惯成为孩子营养素不全面的主要问题。

■变化:钙铁锌缺乏的多了

虽然饮食水平比从前好很多,可是摄入的营养素却下降了。因此,从体检结果上看来,钙铁锌缺乏的情况比起头几年来讲并没少,反而蛋白质缺乏的少了。偏食、厌食,成了孩子营养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标准:均衡饮食才能保证营养素全面

“爱吃的就使劲吃,不爱吃的一口不动。”文江舸分析,现在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问题。而家长也不了解各种营养素所涵盖的食物种类,因此,都导致了孩子钙铁锌缺乏。

就拿补钙来说,不仅要保证食物中钙摄入,还需要配合维生素D,包括晒太阳等日常活动。很多孩子也有缺铁的情况,这也与他们饮食中较少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有关,比如红肉、动物血、瘦肉等。

■建议:饭前3小时别吃东西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其实很大程度上和家长有关。”

文江舸分析说,不少家长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比如饭前3小时,不让孩子吃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吃饭时多吃点。

心理状况

踢医生、打医生的孩子多了

■问题:老人溺爱 孩子脾气大了

“以往,孩子来就诊时害怕穿白大褂的医生。”沈阳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刘淑华表示,“可是现在的孩子却不怕医生了,来了不高兴就踢医生、打医生,一生气连着家长一起打,把我们桌子上的东西都掀到地上。”

那些通常情绪暴躁、脾气大的孩子,不少都是家里老人带的,这种隔辈人的溺爱,对于孩子性格形成没有益处。孩子怎么高兴,老人就怎么随着来,所以更加加剧了孩子刁钻、易怒、脾气大的性格。

■变化:打医生的孩子多了

“在孩子不适应新环境时,出现严重的情绪反应,包括踢打家长、损坏物品等,一不高兴就发作,这些都叫做暴怒发作,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刘淑华分析说。

一般来讲,孩子性格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可同样的,家长教育跟不上,或者过于溺爱心理健康教育,也容易导致孩子恶劣性格的形成。

■标准:从日常行为判断孩子心理状况

日常孩子的一些表现,也能透露心理发育水平。家长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参考。

比如孩子1岁时能不能走路,1岁半会不会说出有意义的单字,2岁能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句子,3岁上幼儿园时,会不会吃饭、刷牙,与小朋友沟通得怎么样。这些日常能力的背后,也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况,比如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建议:学龄后每年至少一次心理检测

孩子的心理检查应该伴随着躯体体检项目,刘淑华建议,这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监测有很大帮助。

建议孩子1岁以内,应该做4次心理检测;2~3岁,每半年检查一次;3岁到学龄后,每年检查一次。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