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评论员论坛>

从秋菊打官司到小事也维权,观法治中国建设成效

时间:2017-08-25 18:4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高山山 点击:
电影之所以受到关注、引起反响,是由于在那个法治还未全面普及的时代,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还不普及,这样依靠法律而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件就显得较为新颖,且充满了正能量。同时,秋菊个体的法治意识的觉醒,是当时那个时代法治的进步,也揭示了法治在基层的觉醒。
  
     1992年,有一部农村题材的影片引起轰动,获得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13届金鸡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的最受欢迎影片奖等多项奖项。
     电影名字叫《秋菊打官司》,改编自小说《万家诉讼》。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秋菊的丈夫王庆来为了自家的承包地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被村长一怒之下踢中要害,躺在床上干不了活。秋菊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秋菊认为这样的事一定得找个说理的地方。于是,便挺着大肚子去乡政府告状。经过乡政府李公安的调解,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但当秋菊来拿钱时,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又一次踏上了漫漫告状路途。先后到了县公安局和市里,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
     电影之所以受到关注、引起反响,是由于在那个法治还未全面普及的时代,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还不普及,这样依靠法律而维护自身权益的事件就显得较为新颖,且充满了正能量。同时,秋菊个体的法治意识的觉醒,是当时那个时代法治的进步,也揭示了法治在基层的觉醒。
    与此同时,有个有趣的现象也值得关注。维权一词在1992年以前完全没有出现过在《人民日报》,而后在时间上和和谐社会一词有类似的起落。在2004年至2006年间,当中国政府提倡消费者保护运动的“维权日”受到大量使用。
    法治意识的觉醒,引导群众开始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纵观当下,群众的法治观念已经越来越强,大事要维权暂且不说,就连小事也想到维权,比如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要维权、买到过期食品要维权,吃饭遭遇乱喊价要维权等。从小事也维权,足以窥见法治已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
     法治的全面普及和广泛应用,让中国走向了法治社会。2017年8月18日,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播出,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行了生动诠释,在向全民进行法治科普的同时,也展示了法治中国建设成果。从秋菊打官司到小事也维权,我们有理由相信,法治中国建设将取得更大成效。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