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社会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年空缺8次

时间:2011-10-18 21:0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中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近日结束,科技部昨天(13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各奖项“评审通过项目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科学奖”名单中,一等奖空缺。这已经是从2000年开始,过去12年里该奖项的第八次

中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近日结束,科技部昨天(13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各奖项“评审通过项目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科学奖”名单中,一等奖空缺。这已经是从2000年开始,过去12年里该奖项的第八次空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代表我国科研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常年空缺呢?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为何以2000年为界,前后这么大差异呢?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要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其中,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颁发情况可以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社会研究方法,有24个项目获一等奖。而从2000年至今的12年中,只有4个项目获一等奖。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一等奖条件苛刻,但宁缺毋滥。

邬贺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应该需要国际认可的水平,在自然科学上边要有新的一些科学的发现、探索才能成为自然科学的一等奖,这个新的科学发现探索不是那么很短时间能产生的,可能是大家认为还到不了这个水平社会学研究生,所以就采取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也就是说宁可没评上也不会说把达不到一等奖要求的推到一等奖。

在国家科技奖励的五大奖项中,除了颁发给个人的“最高奖”之外,含金量最高的就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评奖标准严苛,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科研成果水平不够呢?

2009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植物志》完成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认为,自然科学一等奖常年空缺除了标准高之外,还有多方面原因。

王文采:第一个就是国家一等奖一定要学术水平很高的,它就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要花时间的,比较难以出产成果。第二个点为什么我们这些年来我们这些大学没有出现高水平的学生,展开科研工作各个方面的人才总体说这个水平不高,自然科学起步太晚了,中山大学成立农林生物研究所那就是1925、1926年左右的事情了,欧洲植物分类学在1753年瑞典编辑出来当时的“世界植物志”,落后了有200多年呢。

1915年,一批年轻的留美学者回国后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并发行《科学》杂志。从那时起社会科学研究,中国才有了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个人和机构,至今还不到100年。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的王文采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王文采:2005年英国Q皇家标本馆编出一本书叫《世界的豆科植物》,他那个标本馆豆科植物有72万多份,我就气我们标本馆,我说,咱们豆科植物标本有多少号?一数柜子大概是13万多份,也就是说什么?现在你中国人你没有能力编出《世界豆科植物》这本书来。

历史因素对科学研究能有多大影响?答案是——影响很大。尤其对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几乎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的。王文采团队的获奖项目《中国植物志》,就花费了50年时间,200多人先后参与完成。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现在我国正处于科技成果积累的新周期。

邬贺铨:2000年前出来中国评论网,是多年积累的结果,甚至是90年代积累下来的,那时候把好的成果都出了,现在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不能说现在的自然科学水平比过去低了。新的科学发现探索,不是那短时间产生的,需要一个周期。我们积累的时间不够,现在还没到大规模产生自然科学高水平成果的时候。

除了周期因素之外,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科研政策导向、科研人员培养体制等问题,也是近些年社会关注的焦点。比如,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过于重视论文,科研政策导向中重应用研究而轻基础研究等。对此,王文采有切身体会。

王文采:这些研究生到野外考察发现新种了,文章不在国内发,国内期刊影响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