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民夜校,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18-03-15 11:47来源:评论网 作者:云君 点击:
成绩固然可喜,形式不容乐观。我们还需戒骄戒躁,提防有些地方搞形式主义,或是只有“三分钟热情”,组织好、落实好、坚持好,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曾普及“农民夜校”。那时的“农民夜校”,主要任务是“扫盲”,同时也兼顾一些政治、科技常识。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夜校”已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普及致富技能、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已成为新时期各级各部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抓手,对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想决定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干部群众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此正确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髓要义及其深刻内涵,并付诸实践。而“农民夜校”作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有力保障。将有利于彻底打通学习的“最后一公里”,把乡村振兴战略思想送到每位农民群众的心坎里。
     四川在这方面有着大胆的尝试。早在2016年11月,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委农工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办“农民夜校”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开办“农民夜校”。但是,在初期实际工作中,部分村的“农民夜校”存在力量单薄、内容枯燥、方式单一,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村民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经过不断的摸索,四川全省制定了“农民夜校”课程指导目录,细分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5类117项指导课程,深化感恩奋进、艰苦创业、脱贫争先3大主题教育。“农民夜校”不仅成为思想引导的“宣传政策”基地,更成为政治引领的“凝聚人心”阵地,方式创新的“教育群众”载体,为群众获取知识、脱贫致富搭好了平台,为乡村振兴补了血、充了电。
     成绩固然可喜,形式不容乐观。我们还需戒骄戒躁,提防有些地方搞形式主义,或是只有“三分钟热情”,组织好、落实好、坚持好,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