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评论>网评>

中国廉价资本或将涌向全球

时间:2015-01-29 09:19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独家撰稿人 赵筱赟 点击: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模式的重大变化很可能导致中国的廉价资本涌向全球各地。

中国廉价资本或将涌向全球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中国视为一座“世界工厂”。然而,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模式的重大变化很可能导致中国的廉价资本涌向全球各地,从而把中国转变成一个“世界投资者”。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美元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无疑将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1月26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座谈会上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实现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使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由于长期以来出口远超进口,中国维持着庞大的经常帐盈余,并因此长期招致“人民币被低估、中国人抢走美国人的饭碗”等无端的尖锐批评。但现在,中国经常账盈余占经济总量的实际比重已降至2%以下,远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前逾10%的峰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显示,中国投资率将由2014年的47.7%下降到2019年的45.8%,而储蓄率占GDP的比重从49.5%下降到48.8%。由此,中国最终产生占GDP3%或459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盈余。

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称,随着国内投资速度放缓,中国将通过对外投资来解决巨额经常账户盈余的问题,从一个“输出产品”转为“输出资本”国家。而相比其他国家的机构办事效率和能力的局限性,美国可能成为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现在对于中国是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全新的基础设施,在许多制造业产能过剩。现在没有一个部门或产业,需要大量的投资。

依靠庞大的国内储蓄而非全球资本,在1990年至2013年,中国投资率占GDP的比重从34.9%上升到47.8%。同期,美国从21.5%下降到19.3%。

由此带动中国在全球投资的市场份额上升至25.8%。而美国的市场份额从1985年36%的峰值,下降至20%以下;日本下降至5.7%;德国下降至3.4%。

根据这一报告,期待复制“东亚模式”的印度可能成为中国资本时代的受益方,不过印度不大可能承接大量中国的过剩储蓄;其他发展中国家虽然迫切需要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但考虑到其机构办事效率和能力的局限性,投资发展中国家仍需要谨慎思考。

德银表示,未来十年,世界如何吸收来自中国的巨额经常账户余额将决定下一轮经济扩张的态势。

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去年年中已达4万亿美元左右,但此后开始小幅回落。

中国央行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仅比2013年末小幅增加200亿美元,较2014年三季度的3.89万亿美元有所下降。过去十年中,中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额都至少在千亿美元以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对此曾坦言,“中国早已明确不追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去年底也表态称:过高的外汇储备不利于国家发展。当前中国继续积累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已经超过边际收益,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已不合算。

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时代或将结束。当前,中国政府正努力使巨额外汇储备的使用多元化,而不仅仅是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除了购买国债、购买资源、通过中投公司对外投资等渠道外,去年11月8日,中国宣布筹建丝路基金,由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中,外汇储备出资65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停止干预外汇市场以及近来出现的资本外流现象,或许都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最高峰时期已成为过去。

中国一直是吸引外商投资的磁石,全球企业竞相来华投资并争取在制造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随着外商投资热潮逐步降温以及产能过剩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今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势将超过利用外资规模。

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这是中国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专家认为,中国成为资本输出大国,将深远地影响全球资本、产能布局,折射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前,对外投资几乎为零。而现在由于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资金投到了世界几乎所有有利可图的地方。”

去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15大类。除传统资源能源投资项目之外,中国企业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也日益活跃。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大量积累的资本有出海分享全球利润的追求。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周俊生分析认为,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有其客观的需求。

“一方面,中国30多年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需要通过对外投资来消化巨额外储。另一方面,中国的对外投资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而这又反过来能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再一方面,在中国内需市场短期内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加大对外投资可以为企业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

而世界各国也欢迎中国投资,比如船舶、高铁、电力设备、电信设备、通信设备等在很多国家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指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比较优势,一些国家引进中国投资,可以带动当地就业和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中国的资金、原材料、营销渠道等还弥补了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短板。

当前,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对外投资,比如正在推进的简政放权改革为加大对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了解,新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并引入了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目前98%的对外投资事项已经不需要政府审核,这将极大地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率。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企业跨洋过海参与全球化建设。沈丹阳说,与吸引外资相比,估计今后几年对外投资的增速还要更快一些。

三十年前,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还是少数。2014年,中国海外出境游突破一亿人次,为在困境中挣扎的欧洲、韩国和日本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国家旅游局消息称,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国家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六国。

中国国家旅游局发言人张吉林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的新追求,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达到新的层面。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自有统计数据的1998年的843万人次,到2014年破亿,增长10.8倍,既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分布为:亚洲占89.5%,其中港澳台占70.4%;欧洲占3.5%;非洲占3.0%;美洲占2.7%;大洋洲占1.1%;其他占0.2%。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国家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六国。2014年赴韩国、日本游客增幅最大,均超过40%。

德国之声中文网称,中国是全球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对于中国的“旅游大军”来说,人们不应该低估它的力量。

事实表明,中国正在与“世界工厂”说再见,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与需求来源地。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