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靠严格的制度才能破除官场“潜规则”

时间:2018-04-10 10:56来源:评论网 作者:王子龙 点击:
一些官员的“买官钱”到了设局者手里往往被挪作他用,难以追缴,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随着反腐不断深入,很多贪官难逃法网。然而,一些官员依然侥幸“捞官”的潜规则,被设局者层层设计,最终上当受骗。
“厅官为‘续官命’被骗4000万元”……前不久,媒体报道少数领导干部前几年为买官,不惜砸重金求“高人”疏通,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升官,反丢了“乌纱帽”。(人民网  2018年04月03日)
    读了这条新闻,心里很不是滋味。近年来,贪官买官卖官的案件频现报端。涉案者既有一般干部也有省部级等高级领导干部,有的涉案金额从几十万、上百万到高达数千万元,数字相当惊人。为什么问题官员总是被骗?设局者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如何让官员掉入陷阱?很明显,受骗贪官之所以舍得花大价钱买官,不仅仅是为了过官瘾,他们看中的更多是高升之后的前途和“钱途”,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纵观多起贪官被骗的案件,设局者的骗术如出一辙。设局者一旦摸准官员“升迁心切”的心理,就会出面充当用金钱开道买官的“掮客”。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某些骗子收到官员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活动费”后,没用于协调关系,因为骗子并不认识所谓的领导,据有些骗子到案后交代:“就连中央某重要部门领导的姓名,也是通过报纸杂志才知道的。贪腐官员往往对买官卖官的“潜规则”深信不疑,设局者正是利用这一点,编造出自己认识高官、有能力帮助他人晋升的谎言;他们还善于结交身居高位、手握权力的人士,打造权力光环。 设局者一旦摸准官员“升迁心切”的心理,就会出面充当用金钱开道买官的“掮客”。有的官员甚至主动给他们送钱送物,即使有疑虑,但在贪念面前也很快被打消。
     一些官员的“买官钱”到了设局者手里往往被挪作他用,难以追缴,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随着反腐不断深入,很多贪官难逃法网。然而,一些官员依然侥幸“捞官”的潜规则,被设局者层层设计,最终上当受骗。
要铲除滋生“捞官”的土壤,关键在于培育健康的政治生态健康,建立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这些被骗的官员并不是真傻,他们之所以舍得花大价钱买官,不仅仅是为了过官瘾,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高升之后的前途和‘钱途’。升官是他们发财的重要手段。贪官之所以被骗,在于设局者抓住贪官相信走歪门邪道可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只要“买官卖官”有市场,就有人投其所好设局诈骗,最终伤害的还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腐蚀的是党的肌体。
     要铲除滋生“捞官”的土壤,关键在于培育健康的政治生态健康,建立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防止一些干部的选拔任用程序“走样”,权力握在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手中。 用人标准与用人导向紧密相连,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强调“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能有效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和矛盾的滋生蔓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制度治党的篱笆越植越密,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遵循。只有打破潜规则,才能树立明规则;只有充分的监督,才能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从而真正斩断买官卖官的利益链条。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