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三农>致富>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上学不花钱 致富不放羊

时间:2011-09-14 14:3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上学不花钱 致富不放羊 西藏那曲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新鲜事 新华网西藏那曲6月24日电(记者徐博 李洪磊)西藏“北大门”那曲高寒缺氧,绝大部分地方绿色植物生长期只有3个月。西藏和平解放时,经济基本上是单一脆弱的传统畜牧业,连地区所在地当时也只有一座寺庙和十几间

上学不花钱 致富不放羊

西藏那曲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新鲜事

新华网西藏那曲6月24日电(记者徐博 李洪磊)西藏“北大门”那曲高寒缺氧,绝大部分地方绿色植物生长期只有3个月。西藏和平解放时,经济基本上是单一脆弱的传统畜牧业,连地区所在地当时也只有一座寺庙和十几间土坯房。60年后,牧民的孩子上学不花钱,牧民们搞起畜牧业深加工、依托地区优势跑运输,生产生活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

那曲尼玛乡牧民达瓦过去送孩子上学每天要走两三个小时。达瓦告诉记者中国评论网,现在孩子们住在学校,牧民子女读书国家还给三包经费,孩子读书都不用家长操心。

那曲行署副专员欧嘎说,越来越多的牧民意识到,不能再让子女跟着他们过放牧的生活,而应该有更好的未来。时代变化了,牧民的后代逐渐跳下马背,放下牧鞭,走进学堂。

欧嘎介绍,1956年9月,那曲成立了第一所小学,那时只有3名教员,70多名学生。截至2010年底,那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3%,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1.94%,各类学校在校生79638人,各级各类学校职工5982人。

牧民们的生产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布罗布是那曲罗玛镇的一个普通牧民,过去的收入每年只有几千元。如今,他制售酸奶和酥油的销售点年收入能达到60万元。

“过去,牧民都是自产自销,家里的牦牛奶吃不完,除了做成酥油外,没有别的方法处理,只好扔在家里。”罗玛镇镇长达瓦顿珠说。

2005年6月2011致富项目,布罗布在罗玛镇建起了首家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奶制品加工点,从牧民家收购牛奶致富之路,然后制成酥油和酸奶在青藏公路边出售。

如今,除布罗布的主点外,罗玛镇已建起了13个副点,在青藏公路沿线,“飘”起一条有名的“酸奶带”。达瓦顿珠说:“一个副点一般可以辐射100多户牧民。大一点的副点,年收入可以到10万~20万元。”

布罗布的致富故事,是那曲农牧民通过畜牧产品深加工致富的一个活标本。2010年,那曲农牧业总产值完成13.5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80.94元,是2005年的1.9倍。

青藏铁路开通给那曲的农牧民带来致富新机遇。上世纪90年代,热地家只有40多只羊,是雁石坪镇上的一个贫困户。青藏铁路的开通捎来了市场信息,刺激热地“换脑筋”致富经,做起了羊买卖。挣了些钱后,他买了一辆东风汽车,让儿子跑运输,一年有2万多元进账。加上现在发展到500只羊的羊群,他家一年能赚3万多元。

为了充分挖掘那曲的区位优势,2007年,国家投资14.54亿元在那曲兴建那曲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对跑运输的热地一家又是一个新的机遇,他们家的日子将更加红火。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