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社会发展>

中国人的小康蓝图将更注重精神家园建设

时间:2015-11-10 15:51来源: 新华网 作者:记者程云杰 沈洋 李琳 点击:
新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到2020年要实现的全面小康蓝图并非只局限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目标。中国人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还必须令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北京11月9日电(记者程云杰 沈洋 李琳海)新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到2020年要实现的全面小康蓝图并非只局限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目标。中国人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还必须令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屹认为,中国从传统上就拥有一个推崇集体主义、讲究团结的文化。“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当前这个关键点提出要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这其实就是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价值观进行重塑。

  过去30多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但是人的观念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就曾指出,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

  “只有当共同发展和分享、社会团结、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及价值理念得到弘扬,正在经历社会分层的中国才能解决好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潘屹说。

  “从社会政策和福利研究角度来看,我最欣赏‘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共享发展观,人人共享实际上是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即社会政策对每个人福祉的改善。这就涉及到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再分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的正是集体主义精神,也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她说。

  人们注意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议还在加大转移支付、精准扶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

  潘屹认为,这些举措表明国家会在扶贫攻坚与完善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如果能落实好,那一定会改善人民的基本福祉,不仅能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社会制度与社会团结的力量,也有助于扭转“一切向钱看”与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

  除社会学者外,从事文艺创作和艺术教育职业的人也很关注价值观的建设以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认为,要增强普通大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艺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挖掘能体现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和中华文化精神的作品。王亚勋最近到青藏高原采风,准备将安贞医院顾虹大夫长年救助先心病患儿的故事制作成一部评剧。

  他说,好的艺术作品要能折射这个时代的风貌与中国精神,集体主义、守望相助是中国人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在生活与工作中奉行真善美、知荣辱的价值观,因为文化的传承在潜移默化中熏习,它融入人的血脉,变成由内而外的力量。

  知名实验陶瓷艺术家余乐恩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还应该让最广泛的民众参与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艺术是精神的产物,有了艺术,生活会更有质感,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普通民众与艺术之间还缺少一条树立自信、适合参与的通路。

  余乐恩提出了“从泥开始”的艺术探索理念,鼓励更多人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中国古老的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北京一步实验美术发起人之一刘勇认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改变中国人的需求,他接触到的很多家庭都觉得倘若没有了艺术的教育和熏习,生活就少了点味道。“可是要真正繁荣中国的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关键是要从儿童抓起,特别是要从传统文化做起,向中华民族的历史深处寻觅,把根扎牢扎实,这样才可能有文化自觉和自信。”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