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社会理论>

让为官不为者为不了官

时间:2017-05-17 10:34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许谨谦 点击:
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中,天津市委对天津市工信委不作为问题进行严肃问责,时任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朝兴同志被免职
    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中,天津市委对天津市工信委不作为问题进行严肃问责,时任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朝兴同志被免职。(5月16日  人民网)
      古人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政府官员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即便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一项基本的政治伦理要求,是官员立身之本、从政之要,更不要说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和社会,能够容忍官员拿着人民的钱,却不为人民办事。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就曾经深刻指出:“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
为官不为即“在其位不谋其政”。究其原因,这既有干部党性修养不够的问题,有能力不足、本领不强导致“不会干”“干不了”的问题,也有“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等心理在作怪的问题。
    从近年来被查处的为官不为情况来看,在一些地方,资金沉淀、土地闲置、项目拖延、棚改迟滞等庸政懒政不作为问题尤其突出。这种“为官不为”现象的存在,致使党的一些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国家大政方针不能顺利落到基层,已经成为延误改革、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刻,时不我待。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大包大揽的情况必须进行改变,一些官员不与时俱进,不主动适应,在岸上观望,以“没办过”“不会做”来为自己的懒惰作挡箭牌。在行政新常态下,有的官员错误地将简政放权理解为什么事都推给市场,当起甩手掌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办的事不办,该担的责任不担,贻误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而中央反“四风”、改作风、高压反腐更是让一些官员找到了“为官不为”的新借口:“官不聊生”,有什么干劲?“规矩太多”,有什么搞头?“动辄得咎”,何苦甩开膀子干?对中央禁令采取软抵抗,留恋过去的乱作为,容易发财的旧时光,对“新常态”嘴上不说,心里抗拒,消极应对,敷衍塞责,做样子,走形式。其结果是人员不管,工作不做,经济上不去,社会不和谐。
这充分说明,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已经习惯了胡搞乱为,习惯了有钱就做事,为钱多做事,不该做的也揽过来做,不该拿的钱也拿。现在稍加规范,一些官员就不适应了,背底下有怨气、有怨恨了,但是又不敢公开反对,更舍不得辞职走人,于是就采取了为官不为的软抵抗方式。
     实际上,为官不为不仅是政治品格、道德修养的问题,更是精神境界、工作态度的问题。我们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改进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手握公权不为公,占着位子不干事,为官不为对党的执政能力而言是一种损害,对人民群众而言则是一种伤害。
    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鼓励大家认真干事创业的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让“无为”者“敢为”;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突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实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真正识别出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并予以大力提拔重用;对怕出事、不干事的太平官予以严肃问责,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文/许谨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