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社会理论>

全球文明,人类共存的中国答案

时间:2023-03-16 17:19来源: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实现全人类共存,是我国所坚持的一贯主张,并为之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努力打破外部封锁,积极开展经贸、文化等对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新时代,中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贡献世界,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建交国总数达到181个,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113对,“朋友圈”不断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越织越密;党际交往全面开展,我们党同世界上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交流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对话,增进战略互信,促进务实合作。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今天,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目前,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实现全人类共存,离不开全球文明。我国自古以来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有目共举。在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和印刷;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在文化方面,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在交通方面,路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在经济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的传播极大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在对外交往方面,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快推进全球文明建设,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方案引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世界向何处去贡献了中国方案,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指引方向。十年来,这一重大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在实践中走深走实,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越发彰显影响力、感召力。
    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必将为为全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