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影院危机,创作优秀中国故事回暖电影产业

时间:2022-12-24 20:09来源:评论网 作者:陈泓宇 点击:
市卫健局 随着近期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多地电影院陆续恢复营业。全国影院营业率在一度跌破40%后,近期开始显著回升。
   市卫健局  随着近期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多地电影院陆续恢复营业。全国影院营业率在一度跌破40%后,近期开始显著回升。其中电影《阿凡达2》上映七天,票房就突破了五亿。然而若是分析上半年数据,电影行业已进入寒冬。从观影人次来看,2022上半年,全国院线总观影人次约3.97亿,较2021年同期的6.81亿减少2.84亿,同比跌幅近42%。从停业闭店的情况来看,2022上半年,至少有22家影院宣布闭店停业。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因为疫情反复,没有一个省市的影院营业率达到100%。在悲观社会语境中,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补贴电影产业,而创作者也需要制作出优良故事吸引观众重回电影院。
   一、以共同体为方法提升电影创作质量需要创作者与观众建立“共同体”,深入洞悉观众的观影诉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有效提升电影的创作质量。在这方面沙特阿拉伯的电影院值得我们学习,自新冠爆发以来,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票房翻了一番以上的国家。根据票房分析公司高尔街的数据,2021年沙特的票房收入约为 2.38 亿美元,高于2019年的9750万美元。影院经理人阿尔·哈什米说:“新冠疫情改变了沙特阿拉伯观众的习惯。当地影院正在专注于改善消费者的观影体验——从食品到技术和座位体验——就像公司在建设的新电影院一样。我们很重视扩张,但我们越来越关注体验本身。”具体到创作实践中,第一,电影院本身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观影环境舒适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第二,需要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即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和路线:一方面,要尽量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而且要尽量摆脱对现实生活的自然主义的实录,创造出既符合生活的原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另一方面,要遵循典型化原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唯有如此,才能使影片与观众产生共情和共鸣。
  二、抓牢优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在过度娱乐化、同质化、片面追求票房和“眼球效应”等多重问题的影响下,部分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任度已经有所降低。也能通过近期惨淡的票房体现出来,要想让国产影片有竞争力,不至在与美国大片的博弈中惨败。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大量精品、优质的现实主义创作为时代代言,为民生代言,从而使中国电影与观众建立更加紧密的信任关系乃至“血肉联系”。即使像《你好,李焕英》这样的所谓穿越电影,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某种“另类”表达。事实上,《你好,李焕英》的核心和灵魂还是触及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痛点,包括情感的痛点和人性的痛点,所以引发观众最大程度的共情、共鸣、共振,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票房第二的纪录。因此,中国电影应该努力实现现实主义的深化与现代化转换。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应该是中国电影的基本底色,是支撑,是灵魂。现实主义具有广阔的道路,无限的魅力,可以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从传统文化故事中汲取养料。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资源、故事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智慧的态度对这些宝贵题材、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让传统与现代对话、与世界对话,促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性转化,有效推进和实现其创新性发展,最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转变为市场主动权和市场竞争力。譬如,广受好评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是从《庄子·逍遥游》《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古籍中汲取养分的;《寻龙诀》中穿插有大宗中国古文化真实史料以及鲜为人知的风水玄类哲学,其间不乏道教阴阳五行之说、传统《周易》风水理论、八卦阵法、分金走穴等细致讲究的设计。这些影片在电影叙事和美学层面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是与本土观众建立起紧密联系的重要元素,也是向世界呈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重要窗口。总之,中国电影必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创作资源,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影化呈现。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