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话要负责”成为网络共识

时间:2023-10-03 16:56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通报称,“清朗.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网信部门指导督促网站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清理整治,强化违规问题查处曝光,推动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通报称,“清朗.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网信部门指导督促网站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清理整治,强化违规问题查处曝光,推动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截至目前,微博、抖音等重点平台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万余个,清理相关信息7.4万余条,下架违规商品1.5万件,发布治理公告20期。治理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强、精准度之高,足以证明出重拳、零容忍、全覆盖查处和惩治网络谣言的坚定态度和鲜明旗帜,也足以告诫广大网络媒体和运营者、参与者务必严格自律、慎言慎行,共同维护网络生态的清风正气。
网络不是法外飞地。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大众化普及,普通群众都上了网,共同构建了网络中国“大家庭”。每一个人“在线”言行都具有一定的震动效应,在网络传播“幂效应”下极容易成为网络流量洪峰的源头推手,这方面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见,“说话要负责”必须成为一种网络自觉行为和共识共情。否则,任由谣言满“网”飞,充斥暴力、迷信、诽谤、歪曲等乌烟瘴气,必然会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滋长负面消极情绪,影响社会稳定秩序,损害广大百姓群众切身利益。
       重拳出击才能引以为戒、痛改前非。俗话说,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网络流量是把双刃剑,用来传播正能量能给社会美好建设添砖加瓦,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只会给社会添堵添乱。斩断网络谣言尾巴,铲除网络非法土壤,须发挥法律武器震慑作用,做到盯紧不放、露头就打、绝不手软,让造谣者、污染者有痛感,才能教育引导广大网民以此为戒、反躬自省,自觉争当维护网络生态和安全的“战斗卫士”。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网络生态的检测器。建立健全网络媒体运行监督体系,打造政府监督、群众监督、平台监督、行业监督等多维度、一体化机制,让监督无处不在,助力网络生态形成“净化功能”。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查摆问题、纠偏不足、及时止损、应急处突、舆情引导等网络机制,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难题、小苗头点燃大草原,守好网络媒体运行的“话风关”,做到慎言慎语、慎“口”慎“嘴”,确保每一言、每一句都经得起法律和真相检验。
       说话是一门艺术,网络沟通需要真实和客观。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少数媒体或网民为了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为了吸眼球、造热点、赚流量等,把网络沟通当做“变色龙”,肆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甚至制造社会对立、挑起无端矛盾,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蒙在鼓里,趁着网络舆论发酵浑水摸鱼,无疑等同于在法律边缘“火中取栗”。只要真相来临,一旦触犯了法律,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故此,让“说话要负责”成为网络共识,才能刹住网络暴力与谣言之车,让绿色怡人生态充盈网络环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