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藏粮”经,丰收千亿粮

时间:2022-07-18 10:47来源:评论网 作者:李星宇 点击: 228 次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增加25.7亿斤,增幅1.0%。夏粮的丰收为中国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增长1.0%。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增加25.7亿斤,增幅1.0%。夏粮的丰收为中国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是立足农业大局,做到藏粮于“心”。株株稻菽、粒粒粮食,寄托了总书记深厚的“三农”情怀,饱含着对中国饭碗的深切牵挂。近年以来,中国粮食实现连年丰收,但这并非高枕无忧。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等情况,所以必须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做到藏粮于“心”。一要全面压实各级党政机关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各地要实现党政同责,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二要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克服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夏粮增产丰收。
二是统筹农业资源,做到藏粮于“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们要坚决保护耕地,统筹农业资源,最大程度挖掘耕地效能,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做到藏粮于“地”。一要减少耕地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药等化学药品大量滥用、塑料薄膜到处丢弃,严重污染着耕地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级政府要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的原则,推生态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做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二要挖掘耕地效能,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高标准农田,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三要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降低小农户生产成本,提升种粮效益,为打好粮食安全“持久战”,夯实生产组织保障。  
三是找准农业方向,做到藏粮于“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粮食安全受到冲击,各地区各部门要找准农业发展方向,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做到藏粮于“策”,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一要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加大农业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好政策落地,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工作,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二要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听心声,察情况,话家常,真实了解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精准补贴、技术指导、等手段,保障农民夏粮种植利益。三要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打造“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并以“田保姆”为抓手,开展专业社会化服务,激活农民积极性,守护种粮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