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论>论证>

弘扬传统友善思想,提升党员干部德性修养

时间:2017-08-30 10:1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Bay 点击:
中国传统友善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思想,在上古时代,“尚仁爱、重人本”思想已初见端倪,而后在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中亦有很多记载和论述。德性是一种贯穿于人的日常行为之中的善的品质,体现为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弘扬传统友善思想,提升党员干部德性修养,有利于党
       中国传统友善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思想,在上古时代,“尚仁爱、重人本”思想已初见端倪,而后在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中亦有很多记载和论述。德性是一种贯穿于人的日常行为之中的善的品质,体现为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弘扬传统友善思想,提升党员干部德性修养,有利于党员干部为政以仁,为政以德。
       一、 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儒家倡导“仁爱”、“贵和”、“性善”友善思想。《论语·颜渊》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认为仁者是要有同情心并能推己及人,所谓爱人者才能为仁。《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其主要内容包含“仁”、“礼”等,“贵和”思想不仅强调和谐合作精神,又富含谦敬礼让的思想内涵。《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之心”,即强调人的本性都是向善。《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提倡“性善”则其多适用于社会哲学,为人处事之道,强调社会整体性善。作为党员干部要对同事、对家庭、对群众、对社会时刻怀有仁爱之心,做到推己及人;对同事要尊重团结,对家人要关爱包容,对群众要耐心细心,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二、非攻兼爱,崇德尚仁。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友善思想。墨子主张“天下兼相爱则治”,倡导人与人在社会交往时应相互爱之,并要爱护他人如同爱护自己。墨子从功利角度认为兼爱之道,不是单纯的以自我谋私利,而是利他与利己的共赢互利。在《墨子·兼爱中》一文中:“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提出参与社会交往的每个主体,只要怀抱着爱人之心,利人之心,那将会同样得到相应的真情回报。墨子还认为人人兼爱则为社会的大利,人人互相争夺则为社会的祸患,因而提倡“非攻”。作为党员干部要崇德尚仁,要关心爱护朋友同事,要感恩关爱家人;要团结群众,急群众所急,思群众所思,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道家倡导“上善若水”、“天人合一”友善思想。《道德经》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道家思想中,友善为天地之大道。《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提倡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倡导心境平和宽容,待人友爱仁慈,他认为,居于善地,说话恪守信用,不占先,不逞强好胜,则是美德。对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友爱相处时,庄子则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则强调用“道”来倡导人类要时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爱,到达天人合一。作为党员干部在生活上,要乐于助人、处事低调、心胸宽广;在工作中,要严谨务实、勤恳踏实、廉洁自律;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淳朴、谦虚礼让、恪守信用;要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友善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做到“厚德载物”。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