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国际>

莫让“措施”成“措失”

时间:2024-11-27 11:55来源:中评网 作者:陈常国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举措”就是“措施”,是针对某种情况、某个问题而采取的处理办法。我们在碰到问题、遇到“烦事”时,往往都要找对策、想办法加以解决。解决的结果如何、效果怎样,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智慧和能力。
排忧解难、攻坚克难,对策在前,措施先行。可以说,切实可行的措施,是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水平、修正完善自我的前提保证。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甚至自身存在定了“措施”少落实,甚至不“落实”的问题。如,有的部门单位或个人,对上级巡视巡察、日常监督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各种监督形式“体检”“自检”出的问题,大都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但真正落实起来就开始做“选  择题”“打折扣”。有的甚至只将“措施”一列,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具体行动,我们称之为有“措”无“施”。就是“说”“做”不一致、“写”“做”两个样。如此,“措施”又沦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措施,分解开来讲,“措”即举措、安排、筹划之意,是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可谓“思想自觉”;“施”就是实施、执行、落实之举,是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工作成效的具体行动,可谓“行动自觉”。既有“措”有“施”,才是真“措施”,不能割裂开来,让措施成“措失”,甚至错失成事的良机。
      措施,着眼点在“措”,即在于办法;着力点在“施”,即在于落实。如果有“措”无“施”,重“措”轻“施”,充其量也只能说做了“上半篇文章”,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措施”,谈不上完成整改任务,更无从说整改效果。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谈措施谈得天花乱坠,写措施写得妙笔生花,如果不去真正落实,去真抓实干,则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会“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对此,我们既要在定策定措上“下功夫”,做到措施科学精准,又要在施策施治“下工夫”,做到成效经得起检查考验,切实做好“下半篇文章”。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不让“措施”沦为新的“形式主义”,不让“措施”成“措失”“错失”,要在“措”、贵在“施”、重在“效”。要在措施制定上突出“精准性”,针对每一个问题,结合实际剖析原因,认真思考研究解决(整改)的办法,做到突出重点、切中要害,靶向明确、有的放矢,不能“不痛不痒”“隔靴搔痒”,一开始就走了形式;要在措施落实上突出“效能性”,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对照问题、对标对表、靶向施治,高效能解决问题,确保解决或整改问题的标准质量;要在落实结果上突出“实效性”,确保成效明显,组织肯定、群众满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真落实、落扎实的态度,真正做到有“措”有“施”,真抓实干、确保实效。同时,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优解思维”,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考核评价、落实追责问效,以强效强力制度措施,形成工作闭环,切实将问题解决到位,工作落实到底,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