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理论研究>

修养和素养中小学语文授受的根本旨归

时间:2018-12-07 11:04来源:评论网 作者:江艳兵 点击:
语文修养或素养,是语文理论构建和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旨归,一切中心工作围绕它出发展开,效果一般会事半功倍的。因此,语文教育教学的重心应放在不断提高学生内在语文修养或素养上来,国家层面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应当围绕如何提高其语文修养上循序展开。
        语文修养或素养,是语文理论构建和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旨归,一切中心工作围绕它出发展开,效果一般会事半功倍的。因此,语文教育教学的重心应放在不断提高学生内在语文修养或素养上来,国家层面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应当围绕如何提高其语文修养上循序展开。
        为此,应当找准发力点,花大气力解决应试教育对人们的钳制,使人们真正从应试的羁厄中走出来,助力语文教育教学的重构。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題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由语文教育教学的急功近利、传统功名利禄观的长期熏染、理论构建缺乏理性深度、人们都语文教育教学认识和评价的严重误区,社会高运转让人无暇多想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的。
        我国的语文教育观大体经过了先秦的修己,两汉以降的为应试而学,五四以来的为人生活、为人生三阶段的嬗变,曲折反复,尤以应试教育流毒为甚,成为阻碍教育发展进步的毒瘤。先是专崇经术后只法"三公″,鲜有独力的卓见。须知权威未有过,而法者之行不足训,即传统重言轻人的教育,对现代信息化条件下,是极大的损害。事实上,经术和三公,都是主张修养为上的,养由修而能,修以养为高。修包括修文辞(言语)、修技能、修品质(思想品德教育)、修境界(语文转化为师生的内功),养,即养成,即教育目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为人的终身发展、指向人的生活和现实人生。而这些无论是国家、学校和教师还是社会,抑或家长和学生都不应单纯拿考试成绩来唯一衡量。但事实上,这些主体评价语文教学的成败,基本上以学生成绩为唯一依据的,主少是最主要的依据。
        在这个依据指引下,教师教学易急功近利,花尽心思专力提高学生成绩,鲜顾其他。家长为提高子女成绩,挖空心思折腾子女,媒介疯传则以某某考多少分为风尚,学校录取和用人则唯分而取,社会运转也是呈现高分唯能的状态。更可惜的是,语文教育发展这么多年,还沒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使得语文教育呈现一种压抑、缺乏个性和支点的游离状态。实际上,无论是新课标语境下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还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
          教育教学目标,其要旨都指向语文修养或素 养。具体地说,前者强调修养,以修促涵,是高层次语文目标,而后者强调以学促养,是基础积淀。这才是语文教育教学根本所在。而人们把应试分数作为语文教学的高层目标,漠视语文素养和修养,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二、应试教育可与素质教育并行不悖?
        有论者认为,不宜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人为分开,相反地,应使二者"并行"。这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误解。从哲学层面看,这是未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故。从国家教育目的层面看,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与新课标核心精神的疏离。之所以有此言论,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持该论点的人本身深受应试教育的习染,长期如是,教育为应试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难以脱离应试教育观的窠臼。
         二是社会大流的负作用,即长持坚持唯分论英雄的论调。人们评价一地之教、一校之教,一师之教,往往易忽略该地、该校、该师对塑造学生优良品行、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促进学生养成健康情感态度的隐性投入,和由此造成的学生良好行为及养成的变化。学生分数一下降了,要么就是指认教师和教育机构不作为,或作为不够,要么就怀疑教育者水平太差、管教不严,要么就责备受教育者"不学无术″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己也易产生自我怀疑。这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如果说唯分论者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则是怎么说话腰都疼。
        三是持该论点的人蜕变或原就是因善试而得重利的既得利益群体中的成员。这部分人最易成为国人效法的"典范″,恰恰是话语权重影响最大的,因为专家太远而普通教育者又名位不够,"不足为训″。这是由门内汉缺位,门外汉越位,受众无位导致的。这种位错或位失的现象诸行业兼有,受众宜理智思鉴。
        四是持该论的人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缺乏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认识,只是缘感而发感,尚末深入调查研究和躬亲实践。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依此来看,纸上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原因还有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持该论的人尚未厘清"应试″与"素质"的关系。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课标语境下,中小学语文教育,肯定不以应试为主,而是以素养为基,以修养为高,而应试只是检验语文修养达到什么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修养与应试教育的矛盾运动中,前者是主流,处于支配地位,而应试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语文修养的补充,处于被支配地也位。如果把整个中小学阶段喻作一个王国,那么修养是国王,素养是丞相,而应试教育充其量是封疆大吏。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修养或素养是不与应试教育平行论衡的。正确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观是,正本清源,即以人的修养为本,重视考试对检验修养程度的量化作用,强化修养和素养的主导地位。
        三、教育者如何提高中小学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
        中小学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强调语文对其他课目和受教者的人生发展具有基础作用。其意涵包括现实能力习得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前瞻。人文性包括言语习得、思维建构、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政治操守。一言以蔽之,语文课程之要义,在用与涵。教育者于此二端发力,则达成提高受教育者语文素养,筑成让受教育者拥有厚实语文修养之万里长城,不是没可能的。因此中小学教育者的教学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如何助力受教育者处理"用"和"涵"二者的关系上。
        从根本上说,用以涵为本,涵以用为的。语文课程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民房,人人可以得而久居,但居所精美或简陋,全在于主人自己如何设计。而欲设计室内,装饰的工人,装饰的方案,装饰的材料,装饰的方法和顺序,装饰后的适用反馈,五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五者协调才可装饰好一座精美的房子。
        (一)装饰语文这个雅居,首要因素在于人。语文教学之授受双方的素质,决定语文教育教学的层次。语文课程无所谓雅俗,但授受有雅俗之分。教育者的的语文修养,知识视野,教育能力,人格魅力和生活经验共同作用,决定其授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提高和熏陶受教育者语文意识和语文思维,培植受教育者语文素养的能力,因此教育者必要在这些方面逐一添砖加瓦。同时,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学习自觉。
        (二)装饰语文这个雅居,关键在于教学材料的质地和制定行之有效的"装饰"方案。教学材料的简择,要紧扣提高受教育者语文素养进行,依照既定方案按阅读材料、作文材料、听力材料,说话材料、考试材料分类备齐,要注重实际效用。寻材之先,宜有较详细的课程教学方案,便于按图索骥。方案之制定,必先析教材、析教参、析受教育对象、析教育者自己,预估教育影响,预测教学结果。
        (三)确定装饰之法,与使用材料的顺序。室内装饰之风格,主题,各部分装饰什么,怎么装,先装什么,后装什么要全部了然于胸。确定装饰之事,宜与装饰工协调。装饰犹组织课堂教学,装饰工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装饰之法如教学程序,途径和方式,饰物如授受内容,诸般考虑,统一于教学目标,最终由目标跃升为目的(实现受教育者语文素养提高)!
        (四)及时反馈,升华一个个小理论。教学是遗憾之艺术,不可重复,故及时反馈是必要的。如装饰工作既成,装饰实用与否,须经住居检測,如有不遂意,就立马重装,绝无拖延的可能。经过反思,得一套装饰之法,必已超越居住本身,而上升为理论,传之于后世。使之为更多人服务。
        四、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的意义
        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不仅利于国家层面关于人培养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受教育者个人修己树身,终身学习,适应当代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看,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已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要实现永续发展,是不可能离开高素质人的。人是社会的细胞,决定着社会的存亡,因此只有大力提高人的素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家人,一个人才更好的生存空间。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是助力授受二者共同发展进步的桥梁。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自身必须不断探索,扩大知识野视,提高专业修养,砥砺德行。而这对
提高教育者业务能力助益颇大,对学生习得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二)培养受教育者语文素养,是应对信息化条件下,语文教学授受难题的治本之策,而非权宜之计。受教育者难教,难在其接受素质偏低,教育者如能填补此洼地,对推动教育教学进程,起关键作用。就如同行军打仗,消灭阻进之敌的办法就是犁庭扫穴,干净利落地消灭敌人。而语文素质教育难推动,也在于"阻敌"太多,难以消灭。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来说,人人可以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是"偏才"居多。素质教育不为培养人的全域技能,而是就当下社会发展态势赋予人的各方面基本能力和基本认知,以期受教育者能适应现代生活,并具备必要的生存能力。所以语文教育方面阐述的全面发展,也是指基础的、必备的常态化的全面发展,不主张个体各种技能的均衡发展。语文教育者在适当的强度中,训练受教育者的各类初级技,要求受教育者达课标指引的各项指标,是十分必要的。素质宜早培养,人才能早全面发展。
         (四)培养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者的义务。语文素养,是语文课标的重要指标,和语文教育教学的风向标。评价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是按它来作量化标准的。它是受教育者学习语文的价值取向和最高目标。无论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有义务达成它规定的各项、各阶段指标,以完成语文课程的授受任务。
         (五)授受双方具有较高语文素养,亦利于语文修养的达到。语文修养是人生中的一大境界,它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发现和体认,增强人的生命意识和存在感,深度理解社会现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育者从事读文教学活动,不止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止为了妻儿老小享受安稳的生活,还应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受教育对象的价值而努力。
        语文教育者,应怀仁者之心,富远见之识,拥卓越之能,秉王者之德,以化育受教育对象,使之学文有味,学语有道,养成有教,素质有升,学则有得,力促其学业有成。学而无文,言则不遂,行则不远。故语文教育者,不可废离语文素质之教,应助受教育者拥较高语文修养之能。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