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理论研究>

“斯”与“是”之争,一场中华文化的集体膜拜

时间:2022-11-02 16:32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之作,我们是认真的。最近,网络上掀起关于“斯人”还是“是人”的讨论,成为舆论话题热点。不少网友以“人格保证”,自己学生时代学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特别强调“没有说谎”。此种说法,在网络引发一大批共鸣共情,认为教材改版,将“斯人”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之作,我们是认真的。最近,网络上掀起关于“斯人”还是“是人”的讨论,成为舆论话题热点。不少网友以“人格保证”,自己学生时代学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特别强调“没有说谎”。此种说法,在网络引发一大批共鸣共情,认为教材改版,将“斯人”改成了“是人”。
     然,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有相关教育专家拿出了1961年、1982年、1994年、2004年版的教材,以事实说话,论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至此,还是有不少网友选择了“不敢相信”。
     其实,不管是网络鼓吹弄玄的“曼德拉效应”,还是剖析真相的“电视剧效应”,都在传递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敬畏之情,追求那个最纯真、最原始、最质朴的传统话语表达,与古人内心世界和品格境界进行深层次的贴近,更真实和咂摸出古人话语语境和情感表达。
所以说,“斯人”与“是人”的争论,是一场文化学术的集体讨论,照见了国民教育的整体进步,也衬托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和价值依存。
    正如有人坚决相信“斯人”的正确性,举出了诸如“斯是陋室”“逝者如斯夫”“于斯人也”等佐证,试图证明“斯人”的地位。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和底蕴内涵,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妙意境的联想与构建,掀起一场关于中华文化的集体膜拜与共情瞻仰。
     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射到“孟子”等一大批先贤圣人的典籍之中,唤醒对中华经典之作的重视。否则,诸如“斯人”与“是人”之间的争论,还是会弄出不少笑话。这也启迪了当下,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保持敬畏、严谨、认真、谦卑的态度,理解透每一个字的意思,悟深刻每一个词的涵义,真正让先贤圣人的智慧、精神、品格、操守感染当下、洗涤世界,那么或许我们就真正朝着那个更加澄清完美的精神世界进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或许,从学习和教化的角度来看,一场从公众和民间发起的讨论,正是追求“真相”的开始,无意中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和普及,这正是“明明德”的开端。
    相信,只要教育机制和教学体系跟上,比如有人提到“电视剧效应”,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给拓展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学办法提供了思路,看到“视频教学”、体验教学的磁吸力,吸纳并用之,让知识和文化根植于课堂和“小脑袋”,方能以循循善诱人的魅力,让教学激起“止于至善”的功效。
    为学须先立志。“斯”与“是”之争,从侧面折射出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沉浸、执着、静思、品悟的弥足珍贵,如何真正成为知识渊博、体系完善、通透豁达的人,还得下好“甘坐冷板凳”的苦功夫,脚踏实地、笃行不怠、入木三分,而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否则“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只留下“一知半解”、一鳞半爪,还自认为“洋洋得意”、学富五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