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式”感恩背后有没有“轻蔑式”施舍?

时间:2020-08-13 16:48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助人以快乐为本。帮助人是坦诚的流露、真情的传递,是不经意的关爱和不做作的奉献,在帮助中释放人性的真善美,收获心灵洗礼与价值践行的纯粹的快乐。如此,让被帮助者能感受到尊重与温暖,才能以心换心、情感共发,对之炽热对流、真诚感恩。可以说,帮助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
     助人以快乐为本。帮助人是坦诚的流露、真情的传递,是不经意的关爱和不做作的奉献,在帮助中释放人性的真善美,收获心灵洗礼与价值践行的纯粹的快乐。如此,让被帮助者能感受到尊重与温暖,才能以心换心、情感共发,对之炽热对流、真诚感恩。可以说,帮助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之上,对人格的平视、对身份的认同以及帮助过程中构建的爱与友谊,才能真正建立包容、纯洁、回流、助人、感恩的情感架构。
     最近,甘肃榆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嘲讽式感谢信,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信中榆中学生称“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但我们并不需要”“自责认识了你们”。感谢信出现如此戏谑式的语句,初看让人的确猝不及防。传统的认知,感谢信不说有些泛美赞扬之词,起码也得有个对之非常感谢之类的“感恩的样子”,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礼尚往来的传统礼节失去了规范,不免让人对这封感谢信多了蹙额。
     在表达观点之前,想以亲身经历说一个接受帮助而十分反感的事。在读大学时,家庭条件不好,一个同学把多年的旧衣服给我穿,刚开始的确会感到很多谢意,然这位同学每天都在别人面前说,“看,这就是我给他的衣服,我大概给了近千元的衣服给他穿”。听了一两次都没什么,但听到很多次,就立马把衣服洗干净还给了他。试问,这种心态上放不平,“高人一马”架势的帮助能赢得真诚的谢意吗?
     天津学生如何寻找帮助甘肃榆中的平衡点与着力点,不敢轻易下结论。但动辄以捐赠文具、书包等粗糙的做法,把相关被捐赠人当作设施对象 ,而无视其真正的需求,简单而模块化的对接帮扶,很难与形式主义帮扶脱钩。此外,帮扶是从精神动力上的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帮扶,不应该更多放在学习上的切磋、视野上的分享、教育上的帮带吗?怎能动不动就指点“他们很穷”“住土胚房”“砖头板凳”之类的瘆痛,以致用某种“上帝视角”去审视而拿出点“甘霖施舍”。
何况,这种轻蔑式的施舍很廉价,廉价到如此“送文具”“送课本”程序化,照见帮扶者至少是不走心、不真诚的。何况,再为这种帮扶按照程序化、“礼节式”奉上一份“手写感谢信”,无疑是程序化中演绎程序化。试问,还有多少真情实意的成分?不得不说,孩子终归是孩子,有什么的感受直    言不讳、童言无忌,将自身的直接情感表达出来。所以,不要轻易得出结论,“现在孩子怎么了”。难道,社会真的希望看到被形式主义、甚至略带“歧视”帮扶而裹挟的孩子依旧能够“非常感谢”吗?说出些违背自身人格和尊严的“客套话”来。
 当然,不该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加持给甘肃榆中学学生身上。同样也不能以想当然的态度,强按在天津中学学生身上。首先,他们双方都是孩子,对世界的讨论都会有自己最纯真的想法与做法,都值得尊重与包容。此外,这本身就是一堂助人为乐与学会感恩的教学,这个教学是没有错的,社会需要做的是去匡正与厘定,莫让其走偏了、变形了。
    总之,助人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坦然与贞诚,感恩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灵动与互流,容不得半点不尊重、不对等、不平视。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