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确提出了现象,归因给应试制度却值得商榷
有数据:报告研究了2013年的79个案例,发现75%都跟学业压力有关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者程平源对2013年媒体报道的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学习压力过大是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有明确或者疑似自杀理由的案例中有75%都跟学习压力有关系。所以,他分析称,中小学生的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的普遍心理崩溃,其根源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这个分析也符合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应试教育的一个认知。
有理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一定的,被高压教育给损耗,到最后就可能筋疲力尽想自杀
高压教育总是引发争议
那么,报告怎么来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呢?这里就用到了一个意志力的理论。美国学者鲍迈斯特做过一个实验,把两组饥饿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第一组可以吃到美味的曲奇饼,第二组面前有曲奇饼和难吃的萝卜,而且被要求只能吃萝卜。吃过东西之后,两组都要做一道数学题,研究人员宣称是要测试他们的智力水平,可实际上这道题是无解的,目的是观察两组大学生会思考多久才放弃。第一组平均尝试了20分钟才放弃,第二组只尝试了8分钟。鲍迈斯特就认为,这证明了意志力确实会被消耗,第二组先前在费力抵制曲奇饼的诱惑,后面就没有多少意志力来对付困难的数学题。
基于这个理论,程平源就把中小学生压力主导型自杀分为两类:1、崩溃之死。由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自我耗损,或者突发自杀或者蓄谋自杀。2、羞辱之死。在他人的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下自我耗损到一个极致,以致自杀。这样的分类归根结底,根源就在“万恶”的应试制度。…[详细]
不过这样的理论推演却有问题,事实上应试教育还可能锻炼意志力,起码不是摧毁
鲍迈斯特的意志力理论认为,意志力就如同肌肉一样,是可以得到锻炼的,锻炼的方法就是做“不习惯的事情”,例如让习惯用右手的人突然用左手来进行刷牙等日常生活动作。如此说来,长期的高压应试教育其实也可能一点点地锻炼和培养着意志力,起码不是消耗,这样的推理更为妥当。旅美物理学博士万维钢在鲍迈斯特的《意志力》这本书书评中就提到,“亚裔靠的是意志力。有实验发现,中国小孩从两岁开始就比美国小孩有更强的自控能力。”而他认为中式教育更多是在培养和依靠自控。
那么,现象背后,让学生“崩溃”的压力到底来自何处?
学业压力的确对学生影响很大,不过应试制度只是果,不是因
在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刚刚发布的报告中,自杀位列青少年死因的第三位,抑郁症则是背后的推手。能够引发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学业压力在美国等地的青少年中不算主要原因。然而,如果换到东亚,在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学业压力导致学生自杀就比较多了。不过,再细究下去,学业压力与父母和社会“读书无用便无成”的传统思想有关。即使不是“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问题也不会变得多好。心理专家杨小红教授就说,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完美,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觉得孩子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而且逼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以前是要求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过现在的家长多是注重孩子的智,忽略了德和体,这样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处理,很容易造成不良情绪。
而且,家庭压力、与同龄人的交际压力等方面也同样重要
当然,不只是学业压力才重要。学者Weiner曾经系统分析过学生自杀的原因,就认为非常复杂,并非因绝望而一时冲动的行为,学童身处的环境是包括多个不同的系统,如家庭、学校、朋辈及社会等,而他还分析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四个特点:家庭长期不稳定和不和谐、家庭问题不断增加、一段人际关系结束、不能解决问题。
在韩国,学生自杀也是个让人棘手的现象,一般都认为和学业压力关系最大。但是,去年韩国保健医疗研究院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却有点让人意外。这项研究将别的自杀因素和学业对青少年自杀的影响做了比较,结果发现,最大原因是来自家庭,是学业压力的3.2倍。其次是交友关系(学业的2.4倍)、与父母的矛盾(学业的2.3倍)和与老师的矛盾(学业的2.1倍)。可见,学业压力不是一切。
而中国学生来自家庭、同辈人的压力少被提及,却又无法忽视,例如近年来有媒体报道,中国的校园暴力现象有所升级。
这些所谓“压力”都只是表象,问题还是在于压力下看问题的思维模式
找到压力不难,找出压力背后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基本上学界都认为,自杀并不是临时起意的行为,而是一个连续的历程,先有脆弱的内在因素,再加上不良的外在因素,交互影响逐渐形成自杀倾向,且这个倾向一旦形成,只要环境带给个体挫折、不如意的感受,当事人就容易引发自杀意念,并随着情境危机的增强,产生自杀企图,迅速发展成自杀行为。一个对腾讯网友的大数据调查就显示55%的人都曾经考虑过自杀,并且15-18岁的青少年比例最高。所以,到底应该如何是好呢?首先,当然就是弄清这个过程是如何形成的。
《你正常吗》的一个大数据调查显示,55%的被调查者都动过自杀念头
关键在于对于同样一个表象,别说孩子,往往大人们也有不同的分析归因。例如小张今天在车上碰到了小明,小明却没有和小张打招呼。这时候,小张就可以有两种思维模式了:第一种是小张不喜欢我,所以不和我打招呼;第二种则是,小张只是因为车厢太挤,没有看到我,下次还是会和我打招呼的。无疑,第二种思维很是正面,第一种则充满了负面的归因。偶尔有这样负面的归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归因法根深蒂固,也就是说,把负面的东西都看作是长久的,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完全看不到希望。更恐怖的是,这样的负面往往基于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例如“我智商太低”、“我长得太不好看”等等,那么自尊感也会越来越低,情绪得不到宣泄,甚至陷入抑郁情绪,乃至罹患抑郁症。很可能在某一天就被突如其来的“最后一根稻草”给压垮了。德国心理学家海因茨·亨塞勒深入研究过自杀问题,他就这么解释:在人与人发生冲突或个人遇到严重挫折时,自我价值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而使人产生愤怒、焦虑、痛苦、孤独、无能为力、绝望的感觉。这时候,人体内的自我保护机制将被调动起来。在正常情况下,人通过攻击性行为来宣泄和缓解上述情感危机。然而,由于在某些人那里,攻击被阻滞或转向了自我,他们所陷入的情感危机不但不能得到缓解,反而愈加严重。于是,他们便会产生一种渴望想象,渴望进入一种无痛苦、解脱了一切烦恼的“和谐”状态,而这种渴望和想象最终将导致自杀。具有自杀倾向的人一般对一种侮辱性的结局心存恐惧,为了逃避这样的结局,他们选择了自杀,与此同时,他们也用这一行动实现了报复别人的目的。一个案例就是,前几天演员梁静就在腾讯视频节目《你正常吗》中坦言,烈性子的她最怕被人冤枉,每每此时都会有轻生的想法。大人都如此,更何况是小朋友呢?…[详细]
香港青少年反自杀教案中例举的错误归因类型
总之,有正确的问题归因模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这样的模式需要培养和训练,需要从理解和尊重做起。而本专题所提的报告值得肯定的就是,用了很多详实的案例来说明有自杀念头的学生们如何被“侮辱”或者得不到尊重,值得警惕。
所以应试教育并不是什么都能装的框,尤其在自杀问题上更该慎重
自杀可能有“传染情绪”,所以要避免贴标签的研究
许多心理专家都认为,自杀可能有“传染情绪”,所以不应该公开细节,以免引起“跟风”,因为人们可能会感同身受而模仿自杀。不过一般而言,这是指具体的事例,而非笼统的探讨。不过,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预言自动实现”效应,指的是每个人都给自己很多“预言”,但这些语言变为信念时,就会自动实现。所以,学者顾骏就担忧,如果关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是中小学生自杀成因”的说法传播开去并为学生所接受,则真可能同个体心理脆弱产生“共振”,客观上成为个别学生一时冲动之下的理由。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因此还是更为谨慎,少贴标签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