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话筒; 收获“真实”比“预期”更重要

时间:2024-05-16 19:11来源:评论网 作者:李瑾萱 点击:
青岛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与妻子在商场偶遇记者街头采访,被问及怎么过“520”。在给出“我们不过”的回答后,记者轻飘飘的一句“哦,分了”激怒了该网友,在被强烈要求道歉后,该记者仍继续用阴阳怪气的语气进行内涵:“能找到这么温柔漂亮的女生,是你的福气。
     5月13日,一青岛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与妻子在商场偶遇记者街头采访,被问及怎么过“520”。在给出“我们不过”的回答后,记者轻飘飘的一句“哦,分了”激怒了该网友,在被强烈要求道歉后,该记者仍继续用阴阳怪气的语气进行内涵:“能找到这么温柔漂亮的女生,是你的福气。嗯对,哈哈好好对她”。该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大量网民关注。不少网友指责该记者心理素质差、态度傲慢。随着事态不断发酵,该记者所在的《一见钟情》栏目组,于5月14日在公众号发布了对其停职调查的公告。 
     街头采访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反映民众的真实想法,市民可以接受采访,当然也有拒绝采访的权利。可以说,“被拒绝”也是街头采访中常常会遇到的情况,这也是街采的魅力所在。面对出现的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记者本该有心理预期,随机应变让街采沿着最初的思路顺利开展下去。当然这就需要记者有处变不惊、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回归问题本身,“520”这个节日过不过、怎么过都是这对夫妻的选择,采访者配合采访,实话实说并无问题。一句诚实的“我们不过”怎么就让记者“破防”,并出言劝分呢?记者的失态不能仅归结于心理素质差,其本质是职业素养的缺失和对新闻事业的缺少敬畏。
在当事记者的看来,话筒递出去,就要获得预期的回答,所以当受访者给出截然不同的答复或者拒绝时,便感觉丢了面子,受到了挑衅,用阴阳怪气的话语针锋相对,试图给自己找回尊严,这是对被采访人居高临下的傲慢在作怪。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记者在聚焦热点、真实纪录人物和事件的同时,一言一行也都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对每位采访对象本该怀有平等的视角和人格的尊重。如果因受访者的回答与预期不一致而冷嘲热讽,那么采访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就会大打折扣。既违背了新闻报道“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也丧失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5月15日发布《同志们!中国记协道德委员会倡议》中,向新闻界发出倡议中提到:讲政治,守底线;讲品格,守责任;讲规范,守伦理;讲“四力”,守正气。“四讲四守”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工作底线,提出具体要求。
      该媒体记者回怼街采对象,由采制新闻事件本身变为热点新闻,让人惊愕。在信息传播渠道更多、速度更快的新时代,如何锤炼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不仅需要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的“紧箍咒”和“护身符”认真学习落实,更需要不断加强记者的职业素养教育和业务能力提升,进一步健全新闻从业者的评价考核体系,通过正向引导激励和行为失范追责双管齐下,让记者保持客观、公正的新闻视角,理性、平和的从业姿态,为人民代言,为时代放歌,书写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新闻作品。    (作者  李瑾萱 )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