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火在以观众视角为主导的叙事逻辑

时间:2024-05-23 12:51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于大众,才能释放生命力和活力。《庆余年》一经播出火爆全网,说实话,看了此剧伊始并没有很大的震撼和惊喜,与火爆全网的想想并不太一样。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于大众,才能释放生命力和活力。《庆余年》一经播出火爆全网,说实话,看了此剧伊始并没有很大的震撼和惊喜,与火爆全网的想想并不太一样。穿越的剧情构造、夸张的现代句式、夺嫡的斗智斗勇,似乎一切都显得很“套路”和扁平。随着剧情的深入,主角范闲为线条的故事延续,总能引人争相讨论和深入跟进,至此才恍然大悟,《庆余年》叙事手法正是把观众同剧情的角色融为一体,让每一名观众在故事铺展的过程中有了沉浸感和参与感。
     不得不说,艺术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种,摄影技巧在科技加持下更是日新不断,如何抓住观众的“真心”和眼球,以观众视角为主线的叙事逻辑不失为艺术根植群众的现实应用。所见,《庆余年》虽然没有宏阔大场面也并没有精湛演技的专业呈现,甚至显得很有“松弛感”和“夸张化”,也正是这样与观众一起去抽丝剥茧、循序渐进的叙事手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观剧中找到无差别的切入点,从而在“云上弹幕”共享体验、预测剧情走向。
      故此,把话语权和主导权交还给观众,让剧情全景化、融景式的呈现出来,以适合现代年轻人轻松欢快的调子进行推演,比如皇子之间在抱月楼的争斗并没有暗涛汹涌,竟然是摆在明面上的人情世故,拿捏了观众的口味和现代年轻人的“参与感”,可以沉浸其中分析利益得失、窥见逻辑层次,满足观剧的主导感与饱满感。
     网络信息时代,现实生活的快节奏让人精神紧绷、亚历山大,暂时逃离现实牢笼的现代年轻人,亟需一个自我主导的“虚拟世界”进行现代真实的情感代入。不得不说,《庆余年》抓住了现代年轻人的心理走向,精准推出了一个可模块组装、自由切入、共情探讨的“电视世界”,让每一个人都能尽情跟随主角去叩问一些情感交错和利益纠纷的世界。正如,主角和心腹、反派和心腹之间,往往都是平等与俏皮的相处方式,打破了严肃的规条和传统的手法;哪怕是剧中插播的广告,都能无厘头到不让人“跳戏”,真的是处处尊重观众、才能应对观众。
     由此联想到,以观众视角为主导的叙事逻辑,在服务群众中该汲取什么样的经验?事实上,不乏少数党员干部总习惯拍脑袋决策、自以为是“安排”,动辄“保姆式”服务,看起来给群众打造全方位的体验,实际上忽视了群众真实的意愿和心声,并没有站在群众实际体验和客观条件上去想问题、办事情,最终往往导致“一刀切”、一窝蜂、一锅煮等形式主义不良风气,既浪费大量资源和精力,也吃力不讨好,甚至给群众生活生产添乱添堵。所见,以群众为主导的工作法则,还需根植于群众和基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多些烟火气、沾些露珠水,让群众有参与感和评价权,才能真正让好事办在点上,实打实增进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