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论>论证>

灾难面前媒体应怀着悲怜之心,慎言功绩

时间:2017-07-26 18:04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杨汶侗 点击:
山塌天不塌,大灾有大爱
      6月24日6时左右,四川阿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造成河道堵塞2公里,100余人被掩埋。南都记者从茂县县委宣传部最新获悉,截至12点,现场救援人员发现疑似有生命迹象地方,有山体出现二次垮塌迹象,事发地点附近村民组已疏散。(南方都市报6月24日报)
      山塌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在茂县发生山体滑坡后,消防、公安、民兵等救援力量都奋战在第一线,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援行动。据四川新闻网报道:24日晚11点18分,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现场,雪白的灯光照亮的一小块地方上,阿坝消防支队的救援队员用铁锹和双手挖着石块,在轮流下来休息期间,阿坝消防支队办公室主任张坤一直站着,生怕错过情况。心理学家唐映红指出,像山体高位坍塌这种天灾,灾民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创伤记忆,这时如果灾民接触到媒体的不恰当报道并没有及时得到心理救助,有可能会使灾后应急反应加剧或迁延时间过长。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下面说一个较为典型的事例。
     可以说这次茂县的山体垮塌牵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救援行动也十分迅速,对于第一时间克服困难,担负风险赶到现场只为将第一线的灾情报道给社会,以方便社会救援行动。但也总会有极小部分的媒体既缺乏新闻的专业素养,也缺乏歉抑悲悯之心。就比如《每日经济新闻》一记者的报道中着重写了自家媒体和自己的抗灾救援的表现,更是宣传自己是最先到达的记者,身后全是被拦住的其他媒体人员,更是总结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这是对灾区人民以及救援人民的不尊重。最后用评论人士曹林的话作为本文总结:“灾难和死亡,永远不能成为自我表功自我标榜的机会,报道者应有谦抑和悲悯之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