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教育>

从“裸考”到“比基尼时代”

时间:2011-09-26 23:4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张同钦老师认为“裸考”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少考生“希望渺茫”的心理感受 商报记者 田仲煜/摄 资讯的海量,已经挑战人类的目力极限。 新闻为什么,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新闻,更需要对新闻的深度解析。 教育一加一,是一档教育新闻的高端对话栏目。在这里—— 主持人通

张同钦老师认为“裸考”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少考生“希望渺茫”的心理感受 商报记者 田仲煜/摄

资讯的海量,已经挑战人类的目力极限。

新闻为什么,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新闻,更需要对新闻的深度解析。

教育一加一,是一档教育新闻的高端对话栏目。在这里——

主持人通过与新闻当事人的对话,探问新闻背后的根源;通过与专家的碰撞,揭示热点的背后,探究新闻的意义。

以独特的视觉,深度的解析,激烈的碰撞,为您奉上一场思想的盛宴。

教育一加一中国评论网,让我们心怀梦想,温暖前行。

上周末,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结束。据统计,共有104万人参加这次公考,被称为“百万雄师”,创历史之最。如何看待公考热,记者采访了张同钦老师。

商报记者 王攀

嘉宾简介:

张同钦:公考专家,曾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市两级公务员考试阅卷工作,并曾担任河南省阅卷核心专家组组长

公务员考试的

“比基尼”现象

主持人:公考一年热过一年。面对今年百万雄师考“金碗”现象,你怎么看?

张同钦:公务员考试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二是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目前最新教育新闻,公务员录取比例基本上是在60∶1到70∶1之间。而高考的录取率在50%以上,在大城市,甚至在80%以上。两相比较,可见公考竞争之激烈。

主持人:考生人数巨大。不过也没有关系,水分比较多。很多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就像买彩票,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他们并没有认真备考,有报道说这部分人占到80%。

张同钦:这是一个参考数据。网上把部分考生这种应试现象戏称“裸考”,完全没有准备。“裸考”之外,还有就是“比基尼”。什么意思呢?也准备了,但准备得很少,比“裸考”稍好一些。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少考生“希望渺茫”的心理感受。

公务员考试不该像《幸运52》或《开心辞典》

主持人:这次国考,在试题上,相比往年,法律专业知识题在减少,而且是逐年减少。还有,增加了一些常识题,有人说上海教育新闻网,有点像《幸运52》,你怎么看?

张同钦:公务员考试毕竟是一个选拔专业人才的考试,就是为国家选拔公共管理人员,命题的方向要特别考虑与公务员工作的关联度,毕竟它不是考“博士”——知识面越广越好。

主持人:的确,出题不该过偏。不过,知识面考察,还是必要的。比如,这次国考中,有这样的哲学题: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还有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我是这样看待:知识具有连贯性,如果清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者的关系,也肯定知道他们的思想。比如,苏格拉底被雅典500人大会宣判死刑,他的学生柏拉图要助他逃走,也有条件逃走,但苏格拉底说,法律判我死刑了,我不能破坏法律。所以,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抱有抵触情绪;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恶法非法”这样的概念。

试想,如果公务员知道这些知识,那么对将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在理念上,都会有改变的。毕竟,公务员决定了国家的走向,甚至政府治理的一些基本理念和价值。

张同钦:的确,这是必要的。

今天遴选的,可能就是明天的共和国总理

主持人:张老师,我记得你说过,曾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市两级公务员考试的阅卷工作,而且还担任过阅卷组的组长,想请你谈谈有关公务员考试的阅卷情况。

张同钦:公务员考试的行测是标准化命题,机读阅卷,其公平性自不必说。申论则采用人工网上阅卷,它的每一道题,首先由两个互不知晓的人分别打分,如果打分超过规定分差,那么就会随机发给第三人打分,在三人打的分数中,选择两个相近且在规定分差范围之内的,取其平均分;如果三个人的分差仍超出规定值,则由阅卷组组长认真审阅试卷并适当参考已有的三个分值给出最后的分值。

主持人:这种阅卷方式,确实可以从规则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

张同钦:是的。毕竟,公务员考试是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次我们在石家庄阅卷,大家都在一个工作大厅,大厅的墙上有个显示屏,上面写一些提醒的话,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这样写的:“您今天遴选的,可能就是明天的共和国总理”。所以,大家都非常慎重,不管是在阅卷人员心理上,还是在一些制度设计上。

答题要靠直觉

不然就“聪明反被聪明误”

主持人:我试着答过公务员试题,一个感觉是,这个答案也行,那个答案也可。总之,不像中学时代答题那么具有确定性。在网上,我也发现很多网友都有这种感觉,对某些试题有网友留言,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确定感?

张同钦:中学时代,那是应试教育,而且,学生的思维相对单一。但成人考试就不一样了,公务员考试就是成人考试,成人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同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是一个感觉,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又是另一种感觉,个别试题给人不确定感也不奇怪。

主持人:这是否说明公务员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呢?

张同钦:不能这么讲,总有一个更合适的答案。这就要求,个别时候答题要靠直觉,事实上,行测也不可能给你留太多的时间学前教育新闻,直觉觉得对,就答它好了。否则,越琢磨,就可能越出现问题,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觉。当然是就个别试题而言。

主持人:参加考前培训,或多看辅导书,会不会好一些?

张同钦:当然会。不过,某些培训机构的宣传言过其实,记得大河报的记者曾对此做过专访和报道。某些辅导书从表述到答案的制定,有时又有误导作用。辅导书版本甚多,在我看来,书中错误率最低的,就是好的了。还有,一些书相互抄袭,而且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选对辅导书很关键。

作者:联系记者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