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与瞿独伊: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

时间:2013-08-29 11:24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从1947年5月至1949年9月,新华社先后在境外建立了香港分社、伦敦分社、布拉格分社和平壤分社四个驻外分支机构。创建于1950年的莫斯科分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建立的第一个驻外分社,担负莫斯科分社创建工作的,是一对年轻夫妇——李何和瞿独伊。

 李何(右)与瞿独伊在莫斯科

李何(右)与瞿独伊在莫斯科

  从1947年5月至1949年9月,新华社先后在境外建立了香港分社、伦敦分社、布拉格分社和平壤分社四个驻外分支机构。创建于1950年的莫斯科分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华社建立的第一个驻外分社,担负莫斯科分社创建工作的,是一对年轻夫妇——李何和瞿独伊

  1950年3月,李何和瞿独伊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前往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莫斯科分社。他们的工作在从北京赴莫斯科的旅途中就开始了。3月12日,恰逢苏联第三届最高苏维埃选举投票日,为了使每一位选民都有投票的机会,在前往苏联的火车上也特别设立了选民投票箱。正在赴任途中的李何和瞿独伊在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发现这一情形之后,立即对同行的苏联旅客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此次苏维埃选举的感受和看法。这条消息后来成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发自国外的第一篇新闻

  身兼数职 生活力求简朴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的国家。中国驻苏使馆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建立,首任大使是王稼祥。李何和瞿独伊于1950年3月16日抵达莫斯科。他们住的房子由中国大使馆事先代租,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包括两个小房间以及小厨房和卫生间。大一点的家具是从大使馆借的,其他小物件都是一件一件从商店购买,莫斯科分社当时没有汽车,所有外出活动都乘公共汽车。安顿好基本生活后,他们又着手办理居留证、记者证等各种手续。每个证件都要请使馆发公函,到有关部门填表登记,为办一个证件常常要跑好多地方。

  莫斯科分社的报道任务主要是向国内介绍苏联建设的具体经验及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工作主要由李何负责,他的俄语是在新疆自学的,阅读报纸、杂志还可以,但口语和听力要差一些。瞿独伊曾在苏联生活多年,俄语很好,但中文水平一般,她主要负责翻译和处理各种琐事,成为李何工作上的助手。

  瞿独伊后来回忆:“在莫斯科,我们身兼数职,既是记者、通讯员,又是译电员、抄写员、打字员、翻译,甚至还是会计、大师傅、采买员,各种零七八碎的琐事无不分散我们的精力。有一次,我们去拜访苏联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刚好赶上下大雨,我们下了公共汽车还得走一大段路,到他那里后衣服、鞋子全湿透了。谈起工作,他说你们有些事情不必亲自跑,写封信派人送到外交部收发室即可。当得知我们既没车子又没有通讯员时,不禁哑然失笑。我们向他解释:中国目前要厉行节约,一切力量都要放在建设上。他说这些情况他也知道,只是可惜我们要白白浪费掉很多时间和精力。我们不仅在工作中注意节约,在生活上也同样要求简朴。在给我们定薪时,李何主动减去400卢布,我也减掉700卢布。李何在分社工作期间,还义务兼任《人民日报》的工作。”

  活动受限 发稿费用昂贵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对外国记者实行一套严格的制度,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初创时期记者活动范围受限于莫斯科周围50公里以内,一切对苏联人的采访都要经过苏联外交部新闻司批准,所有稿件都要译成俄文送苏联新闻检查处。后来经过再三反映和要求,苏联有关方面在文字检查处安排了懂中文的工作人员,新闻检查不必再译成俄文了,外出参观的次数也逐渐由以年计发展到以月计。

  如何向国内发稿也是当时莫斯科分社遇到的难题。首先是发稿费用高,新闻电报1个字要30戈比,业务来往的特别电报1个字2.59卢布,还必须事先存美元在电报局;从莫斯科给国内打长途电话,1分钟14卢布,同样要先立户存美元。当时分社与总社联系和发稿的主要手段是航空挂号信,每封信2.4卢布,通常每月互通一下工作情况和报道方针。其次是手续多,必须先由大使馆译电员把所发消息译成电码,然后用打字机打出,同时还要把电讯内容译成俄文。这样一来,一条电讯常常几个钟头都无法发出,很难保证时效。

  即使生病也要坚守岗位

  1950年10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盛典,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先后向国内发回10多篇消息和通讯,反映了苏联人民对新中国的友好和热爱。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缺少俄文翻译,因而有代表团访苏时,常常借瞿独伊去当翻译,周恩来总理访苏、中国驻苏使馆张闻天大使举行宴会和在群众场合讲话时,也请瞿独伊去当翻译。这使李何的工作更加繁忙了,有一次他对妻子说:“独伊,你走了,我连饭都吃不上。”身负莫斯科分社发稿重任的李何,是一个对待工作非常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人。他工作起来经常一坐好几个小时,饭忘了吃,水也顾不上喝,从早忙到晚,星期天也不休息。

  1952年中国农民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李何和瞿独伊争取到获准随团参观的机会,瞿独伊担任随团翻译,李何白天随代表团活动,晚上还要赶写通讯。有一天因劳累过度病倒了,代表团团长要他留在当地医院治疗,但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工作岗位,待身体刚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953年瞿独伊进入苏联吉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同年9月,新华社派出记者李楠到莫斯科分社工作。1954年夏秋,李何改任《人民日报》驻苏联记者。1956年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

  李何英年早逝 瞿独伊今年已九旬

  1957年,瞿独伊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58年春,李何也奉调回《人民日报》国际部担任副主任,分管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报道工作。

  李何年轻时患有心脏病,后来在长期新闻工作中不顾身体辛劳过度,经常加班加点赶写文章,使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终于不治,于1962年8月5日病逝,终年44岁。李何病故后,许多朋友、同事、战友前来看望瞿独伊。1978年,瞿独伊回到新华社工作,在国际部俄文组担任翻译和编辑,1982年离休。

  如今,李何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瞿独伊也已是90多岁的老人。虽然人生中曾历经坎坷,但她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她曾在一篇怀念李何的文章中写道,虽然他去世已经几十年,“但他忘我工作的形象和精神还常显现在我的眼前,也鼓舞了我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工作和生活的信心”。供图/李晓云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