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莫“自夸”

时间:2022-03-25 16:09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自评报告是上级了解基层情况、掌握工作动态的一种载体和方式,自评报告以“第一人”职责定位剖析自我、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更上级更直观、更直接掌握基层工作实况,结合面上掌握的数据和概况进行对比,更加深入研判和系统研究基层工作。所以说,“自评”应以“实

 

自评报告是上级了解基层情况、掌握工作动态的一种载体和方式,自评报告以“第一人”职责定位剖析自我、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更上级更直观、更直接掌握基层工作实况,结合面上掌握的数据和概况进行对比,更加深入研判和系统研究基层工作。所以说,“自评”应以“实”打头、以“真”为要,坚决避免出现弄虚作假、掺入水分等现象。否则,自评成为“自夸”,与实际情况严重相悖,问题被掩盖、成效被放大,就难以为上级决策和政策出台提供准确依据。

   “自评”变“自夸”,源于作风不实。事实上,个别基层地方之所以不敢把自己摆出去、把真相报上去,只因工作不到位、基础较欠缺、任务有短板、工程留烂尾,畏惧与平行单位比较落后,工作拿不出手、更惧“相形见绌”。于是乎,打起了“小算盘”、“小九九”,在自评报告上搞“技术处理”、文字“美颜”、自我粉饰。如此一来,自评报告就失去了真实反映工作问题的价值和意义,造成“自评”沦为形式主义。因此,破解“自评”变“自夸”,关键在于扭转工作作风,让实事求是的状态立起来,狠抓工作落地见效,充满底气进行“自我解剖”。

   “自评”变“自夸”,源于不正价值。不容否认,个别领导干部把自评报告作为政绩展示的平台,习惯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级“表现好的一面”,热衷于涂脂抹粉、装扮掩盖、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导致“自评”走样变形,也于上级掌握基层信息毫无裨益,成为空话套话、官话假话的“筐子”。因此,让自评报告走心走实,还需从匡正正确政绩观价值观做起,防止自评报告成为“自夸体”,确保基层领导干部秉持对事业负责、对组织敬畏的心态,直面问题、毫不避讳、实无不言、言之不尽。一方面,不讳病忌医、直插短板,实现自我提升、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为上级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争取最大政策支持赋能增效。

   “自评”变“自夸”,源于形式主义。自评作为调查研究的环节之一,但并非调查研究的全部内容。真正掌握基层工作情况,贵在直插基层、问效一线。不乏少数上级把自评替代调研、把自评等同调研,无形中将调研工作任务压力转嫁给基层。如此,纷繁杂芜的自评报告,事事要自评、处处要自评,甚至面上熟悉的情况也要自评,加重基层负担、沦为中看无用形式主义。故此,“自评”也得精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持续替基层减负,上下同心拧紧务实作风的螺丝钉。

    “自评”变“自夸”,源于精神缺钙。忠诚纯粹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和精神品质,如实向组织和上级汇报工作真实情况,理应是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个别基层在自评上弄虚作假、打马虎眼、装扮粉饰,无非还是信仰不坚、理想迷失、初心丢失的表现,同清清楚楚、堂堂正正、内外一致的政治作风背道而驰。因此,立起自评的价值底线,还得从精神补钙上铸魂培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