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莫趋“性格”避“党性”

时间:2021-07-30 16:21来源: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必然举措。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必然举措。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重头戏,批评与自我批评能不能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成效。因此,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性体检的“测量仪”,为党员干部政治信念、宗旨情怀、担当作为、廉洁自律、实干业绩进行“综合画像”,以自我对照、深入查摆、相互揭短,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当然,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不能走过场、图形式、当任务;否则,批评与自我批评容易浮于表面、空空对撞,甚至演变成“反夸反拍”、互送礼炮等庸俗主义,让批评与自我批评变了味、变了质。因此,要聚焦党性体检这个根本目标,切实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同志之前剖析党性的“一场手术”,针对党性作风、意识、情怀、价值等进行全方位“思想风暴”,以坦诚相待、相互开炮、直击痛点的方式,让党性“原本模样”晒在阳光下。
     事实上,存在少数批评与自我批评现场,看“性格”不看“党性”、评“性格”不评“党性”,比如,自我批评围绕“性格较强”“同下级沟通少”“性子较急”等内容,却对党性内在的理论水平、政治意识、廉洁自律、为民服务等避之不提。如此,导致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了“性格分析会”,同党性剖析目标渐行渐远、南辕北辙,于提升党性修养、强化政治学习、夯实宗旨意识毫无裨益。
     批评与自我批评聚焦“性格”、淡化“党性”,本身就是党性意识、政治观念不高的表现,把组织生活过成了“日常生活”,围绕“性格”侃侃而谈,既不严谨也不严肃。当然,性格是作风表现的一种形式,也是党员干部为人处世、工作作风的内选事项。但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得直击痛点、盯紧党性,进行查缺补漏、起底病灶、揭开弊端,才能让党性得到提升、政治信仰得到巩固、为民初心得到深化。若聚焦“性格”发力,既不能深入党性机理和真实生态,又无法达到加强党性涵养的目标。
     说一千,道一万。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党性剖析会,不是一场不痛不痒的性格分析会。要知道,过好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在要求。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更要发挥带头作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拿自己开刀和“下手”,直言党性缺失和不足,避免把“性格”当作“党性”的替代品,以此造成批评与自我批评“被带偏”,进入了隔靴搔痒、遮遮掩掩的空谈会和走过场,难以达到高质量开好组织生活会的总体要求。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