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抗战时期国民党办的报纸里掌握采编业务的常常是地下共产...

时间:2011-08-28 09:4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位于渝中区民生路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下,低矮的院墙里露出青瓦灰墙一角。高温天气,仍有游客循迹而来,推开墙内扇扇大门。7月1日,《新华日报》总馆复原开放,党的新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在此真实展现。 在党的新闻史上,重庆是重要阵地之一。在

位于渝中区民生路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位于渝中区民生路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下,低矮的院墙里露出青瓦灰墙一角。高温天气,仍有游客循迹而来,推开墙内扇扇大门。7月1日,《新华日报》总馆复原开放人民时评,党的新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在此真实展现。

抗战时期国民党办的报纸里掌握采编业务的常常是地下共产党员

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下,低矮的院墙里露出青瓦灰墙一角。高温天气,仍有游客循迹而来,推开墙内扇扇大门。7月1日,《新华日报》总馆复原开放,党的新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在此真实展现。 在党的新闻史上,重庆是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一前一后有过两张《新华日报》;抗战时期曾经百报荟萃新闻时评,进步报纸为民主自由摇旗呐喊;解放后,成立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传播政策、教育人民和同敌人斗争的重要武器。段段历史,两位年届九旬的老新闻人一一记录。 重庆晚报记者 谈露洁 钱波 摄影报道 杨钟岫 参与创刊《重庆晚报》 “牛翁”杨钟岫刚过了他的九十大寿。早上起来,他走到书房,看新闻,写书法,和各地前来拜访的朋友畅谈。报纸、广播、电视,他对各种媒体了如指掌浏河时评,可他还是遗憾:“就是没干过网络,眼睛不行了。但是,对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现象,我也在研究。” 老人一开口中国评论网,从抗战时期到解放后直至改革开放,这座城市的新闻史便像长卷一般展开。 抗战时期荟萃百家报纸 1938年2月9日11时30分,空袭警报在重庆上空盘旋。第一模范市场的永年春餐馆里,重庆报界及文化团体代表40余人聚在一起,与来自上海的著名报人邹韬奋座谈。此后几天,邹韬奋先后在演武厅社交会堂、沙坪坝中央大学等地发表演讲,听者挤满礼堂,盛况空前。 16岁的少年杨钟岫亲历了这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