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严厉评论代替不了动真格房地产调控

时间:2011-09-14 09:38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银玉芝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一连6天发表“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4月4日《羊城晚报》) 事实上,新年以来,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在经历了短暂的价量滞涨期后,3

银玉芝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一连6天发表“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4月4日《羊城晚报》)

事实上中国评论网,新年以来,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在经历了短暂的价量滞涨期后,3月中下旬开始,全国楼市又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地王频出、价量齐升……在此背景下,新华社连续6篇“新华时评”,可以看做是中央对重新露头的房地产疯狂的探风,新的调控政策或将出台。

但是,我们注意到面对连续6篇“新华时评”的严厉批评,市场似乎并没有惊慌。其实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已经经历过好几次轮回。2003年至今,中央已进行过多轮房地产调控人民时评,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一次成交量和建筑面积稍受一点影响,政策就呈现出松动迹象。房地产对于GDP的拉动效应,以及对地方财政的巨大贡献,从根本上决定了,市场不相信政府会打破利益同盟。

事实上,去年年底,国务院面对过快上涨房价,甚至将用词从“抑制”变为了“遏制”。但是,我们只看到中央遏制房价飞涨的决心,遏制房价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并不多浏河时评,特别是政策的摇摆起伏给市场巨大信心。其实,都知道,控制好了地价和土地流转量,房价也就调控好了。当然,这就必然涉及到地方政府在楼市中的利益分成问题,毫无疑问很难解决好。

既然中央屡次传出要遏制房价的声音,公众当然关注,但是否真能遏制住房价,还要看其是否动真格。这一点,一直未能乐观金鸿时评,何况只是新华社的几篇评论而已。无论新华社的评论多么严厉,也无论中央怎么表态,如果真正的有效举措不足,都难以真正遏制住房价的飙升。其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本就应该是政府的常规工作。三番五次地强调,如果都未能遏制住房价的过快上涨,似乎应该找找原因了。

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前提必然是进行财政收入结构的改革,这就要求经济结构和财税体制必须调整到合理的状态,哪怕是些许的调整,其意义也是巨大的。同时,中央要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作为调控房价的目标,对地方、官员考核施以压力。制定具体的调控年限,详细的调控计划、目标细则,当然还应有激励和问责机制。目前的晋升机制主要看经济发展,地方主政者唯GDP马首是瞻,显然不利于真正遏制住房价。如果将调控房价作为政治考量的硬指标,楼市的暴戾也就必然得到遏制。

经济学家谢国忠说,不要指望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会缩小,除非政府的调控措施是动了真格的。这句话,用来评价新华社针对房地产连发的6篇“新华时评”再合适不过了。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