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曹林:热烈欢迎政府部门加入时评家队伍

时间:2011-09-22 17:4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曹林 从兰州到哈尔滨,从济南到福州,这一轮水价听证会所暴露出的种种怪象和丑态,把舆论近几年来对听证制度所积累的愤怒推到了一个顶点。面对舆论一波接一波的质疑和炮轰,作为价格听证主管部门的发改委终于坐不住了。先是对媒体所曝光的事实进行了一些澄清,然后在发改委

曹林

从兰州到哈尔滨,从济南到福州,这一轮水价听证会所暴露出的种种怪象和丑态,把舆论近几年来对听证制度所积累的愤怒推到了一个顶点。面对舆论一波接一波的质疑和炮轰,作为价格听证主管部门的发改委终于坐不住了。先是对媒体所曝光的事实进行了一些澄清时评人家,然后在发改委网站以“价格听证热门话题专家谈系列”为名连续发文为听证制度进行了辩护。从“听证不是作秀”到“逢听必涨实是逢涨必听”,再到“消费者被代表了吗”?如今已是三评,看这滔滔不绝的架势,估计会连续评下去。

虽然连续几评的观点都值得商榷,但一个位高权重的国家部委能这样放下架子俯下身来,以“系列评论”的方式与公众进行平等沟通,很是难得的。有些部门是位置越高权力越大,似乎就越不容易跟人平等交流,而喜欢居高临下和发号施令。比如某些部委就很大牌,甚至连省部级干部到其衙门办事都会遭遇冷脸——比如前年全国两会时广东一位高官就炮轰某部委“门难进”:到该部门去跑发电厂的审批,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在拿张凳子给你坐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待遇了,因为天津的书记来也是站在那里的浏河时评,而他给我们凳子坐已很不错了。(2008年3月13日《新快报》)政治局委员看到的脸都如此,平民百姓还不知多难。

因为掌握着资源分配和项目审批的权力,位高权重的发改委向来有“小国务院”之称。这样一个强势的部门,能俯下身来就公众反映的热点话题与民平等交流,以耐心讲道理的方式回应公众质疑,为各部委树立了一个榜样。热烈欢迎发改委屈尊加入到时评家队伍,以时事评论这种公民文体与民众进行对话。

这样的姿态,实在非常难得。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些权力部门的傲慢,傲慢有许多种表达方式。有的是保持沉默,民众质疑得再多,舆论再喧哗,人家就是不理你,随你外面闹翻了天,人家半句不回应,你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不能拿他怎么样。有的是居高临下地发个官方声明,全是官话套话,什么“纯系谣传”,什么“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什么“是公众不明真相”等等,反正不跟你讲理,而是以绝对正确不容质疑的口吻来否定质疑。还有傲慢的,就是以某种方式让你闭口,不让你发出声音。更傲慢的,甚至会追究质疑者的责任,你敢质疑就治你的罪,这在基层政府有很多表现。

而以发表系列评论的方式回应质疑,则把自己的姿态从天上降到了人间,变傲慢为谦恭。首先,评论是公民论政和表达最常用的方式,如今时评兴盛就是公民表达的兴盛,选择以公民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与民众进行沟通,而不是以官方习惯的话语方式,这是官方对民众的尊重。

然后,评论这种表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要使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成为一篇评论,你必须能自圆其说,必须讲理,以评论回应就是跟公众讲道理中国评论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权逼人、以势压人东方时评,根本不讲道理。

还有,以评论的方式与民众交流,还是一种对等的辩论方式,官方定论往往是勿庸置疑的单向传播,我说什么你必须接受,即使不同意也只能接受,没有讨论的余地。而评论就不一样了,作为一种公民表达文体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和对等的交流,让不同观点有表达的空间,不同意他的观点完全可以另写文反驳。发改委以评论的方式回应质疑,也是一种与民讨论的姿态,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几天发改委的时评家挨了不少板砖。评论,就是一种不同观点的竞争,这里没有官员与平民之分,只有逻辑和道理的竞争,谁的道理更能说服人谁就占了上风。

以评论说理而不是以官腔发文,就是把自己置于一种与人平等辩论的交流平台上,很自信地让自己的观点接受“观点市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