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用透明解开公路收费之“结”(人民时评)

时间:2011-10-03 16:25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缺乏公路建造成本、资金来源、收费去向等信息的披露,收费清理只会囿于各方“口水仗” 从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到郑州黄河大桥等“名桥”违规收费;从一些地方公路超期收费,到高昂物流成本助推蔬菜价格上涨……公路收费问题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换来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回应:交

缺乏公路建造成本、资金来源、收费去向等信息的披露,收费清理只会囿于各方“口水仗”

从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到郑州黄河大桥等“名桥”违规收费;从一些地方公路超期收费,到高昂物流成本助推蔬菜价格上涨……公路收费问题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换来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回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日前,山东省率先公布实施方案,明确8种公路立即停止收费。

相关部门严格要求,各地积极响应,收费公路的清理相信能“给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也要看到,违规收费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清理执行仍有难度。

种种问题背后,是在收费问题上的各执己见。公众抱怨收费数额高、时间长,加剧了交通拥堵;主管部门却解释贷款尚未还清,公路维护费用高昂,不收费反而造成交通拥堵。而在争议最大的“收费还贷”上,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公路早已收回成本,如首都机场高速1993年修建时贷款7.65亿元,到2005年底收费就已达32亿元。但数据也显示,公路贷款加重地方债务负担,到2005年底18个省份收费公路银行贷款余额高达8000多亿元,被透支的“公路收费权”一旦停摆,将影响到地方财政状况。

公路收费问题成为难解的结,从根本上都指向这一笔“糊涂账”缺乏公路建造成本、资金来源、公路性质、收费标准以及收费去向等信息的详细披露,只会使公众与主管部门、运营企业争执不清,难以清理。

只有实现收费相关信息的公开中国评论网,才能防止公路变成“私路”,沦为少数部门和个人损公肥私的工具。按《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人民时评,政府还贷公路的车辆通行费,“必须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和有偿集资款,不得挪作他用”。而媒体披露部分地区百公里公路养活400余人的消息,却让人怀疑:高额过路费有多少真正用于指定用途?这暴露出,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和企业内部可能存在效率低下、利益交换等深层次问题。

如果没有公路收费信息的公开,公路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和“政绩工程”,修路冲动还会加剧。如此一来,大修大建会导致债务问题更加突显,增加金融风险隐患和民众负担。

应该说,当前全面取消收费公路并不现实,政府部门很难有足够的资金确保现有庞大公路体系的建设与养护。然而,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辣眼时评,过高的物流成本推高物价,已然与宏观调控方向相悖。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更应结合专项清理工作金鸿时评,及时公布收费公路有关信息,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要规范公路违规收费,遏制地方的投资冲动,必须推动公路收费相关信息的彻底公开。唯有如此,才能还民众以知情权,还公路以公益性,还地方政府以应当之角色。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