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新华国际时评:变化的世界需要新安全观

时间:2011-10-18 03:3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新华网德国慕尼黑2月7日电 新华国际时评:变化的世界需要新安全观 新华社记者刘向 韩墨 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7日闭幕。全球5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府首脑、部长及安全高官会间就欧洲安全、核不扩散、中东和平进程、阿富汗问题等国际安全热点问题进行磋商。中国外长杨洁篪

新华网德国慕尼黑2月7日电 新华国际时评:变化的世界需要新安全观

新华社记者刘向 韩墨

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7日闭幕。全球5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府首脑、部长及安全高官会间就欧洲安全、核不扩散、中东和平进程、阿富汗问题等国际安全热点问题进行磋商。中国外长杨洁篪首次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中国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变化世界中的国际安全合作提供了新视角。

冷战结束、全球化推进和多极化等因素使得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化的世界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安全挑战:除了战争冲突和自然灾害等传统安全挑战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资源能源供应安全、气候变化等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2009年,甲型流感肆虐、金融危机、粮食和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影响空前相互交织的全球性危机对人类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变化的世界需要不同以往的应对方式,特别在新兴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的今天,多边安全合作显得更加重要。“冷战”思维、对其他国家动辄高调施压、强推价值观念甚至动用武力,已越来越难以奏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普遍参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大国正积极参与全球性事务,成为维护国际安全环境的重要角色。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也在调整策略,更着力于安全合作。例如,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正突出其搭建国际安全合作与磋商平台的作用。

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为适应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世界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问题。早在上世纪末,中国领导人就针对冷战后国际安全问题的新特点,在多边论坛首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时至今日,新安全观不但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还日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首度邀请中国参加并倾听中国的声音就是例证。

中国外长首度亮相慕尼黑正是发展中大国影响力提升的例证。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所所长桑德施奈德会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安全政策会议长期以来主要是欧美国家参加的跨大西洋论坛,本届会议打破传统,首次让中国外长发表开幕演说,这无疑是个信号,表明“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中国的重要性已大大提高的全球化世界中”。

在本届安全会议上,中国再次主张,面对变化了的世界,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合作的姿态谋对策。要树立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合作观,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力;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利益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安全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实现共同安全。

人类历史上,各国安全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安全不是孤立的、零和的、绝对的,没有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就没有一国的安全稳定。既维护本国的安全,又尊重别国安全关切,是促进人类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突破了地区安全关切,倾听其他方面的声音,正是在构建共同安全道路上的第一步。

中国评论网,时评人家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