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全面深化改革须钉好钉子

时间:2016-01-27 11:08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李杰 点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发扬“钉钉子”精神,言语朴实、意蕴深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发扬“钉钉子”精神,言语朴实、意蕴深远。

  钉钉子,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东一榔头西一棒、浅尝辄止,改革“钉子”怎会钉得上、钉得牢?必须认识到,大量减权放权后,政府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重了。权力的取消、下放,不是一放了之,当“甩手掌柜”,而要更多地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进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各级政府、部门要抓紧编制责任清单,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要明确责权边界与行为规范,要贴近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监管到位。省级部门要把更多精力转到加强战略、规划、政策等制定和实施上来,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更好发挥作用。

   钉钉子,要钉在正确的位置,才不至于功夫偏废。执政党当前以及今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让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集中体现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不仅仅是激励人心的口号,更是安排各项改革任务的总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化改革,就是要扫除实现全面

   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两个“百年目标”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具体表现,要以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两个“百年目标”,作为衡量各项改革方向正确与否、效果明显与否的尺度和标准。尤其要重视两个“百年目标”中蕴含的制度价值诉求、人文环境需要等长期被GDP增速所掩盖的内容,只有实现这些内容,才能使发展真正成为共同的发展,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

   钉钉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但若一根又一根地钉下去,会导致手麻臂酸,时不时承受切肤之痛,需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扫清障碍。所以说钉钉子绝对是份苦差事。改革也一样,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塔桥的决心,不怕苦、敢吃苦、能吃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