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社会关注>

做好社会基层治理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时间:2017-10-10 12:39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吴忠寿 点击:
社会治理的对象是社会关系,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类相互联系、互相合作形成的群体,社会和谐最主要的标志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因此,社会治理的核心无疑是人,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在农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取得重大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改革处于攻坚深水区,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处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要求,并将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
     社会治理的对象是社会关系,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类相互联系、互相合作形成的群体,社会和谐最主要的标志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因此,社会治理的核心无疑是人,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在农村。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基层同时又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加强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夯实基层基础,在创新社会治理中不断加强基层建设。
    社会治理和重点在基层,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强,社会治理和基础就牢实。在加强基层治理过程中,在充分发挥好政府治理作用的基础上,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工作机制,引导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重视化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