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包容和胸怀--我们该去哪里寻找失落的城市精神

时间:2014-11-10 11:00来源:新华网思客 作者:赛文 点击: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保守的本土主义者不满的声音,近年来经常听到诸如“外地人抢走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儿时的地方去哪儿”的论调。

体育比赛和球场文化的包容情怀和社群凝聚力,实际上契合了急速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失落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学者易中天在《读城记》里把城市比做人,“也是有个性的”:比如北京是“大气醇和”,上海是“开阔雅致”,广州是“生猛鲜活”,厦门是“美丽温馨”,成都是“悠闲洒脱”,武汉是“豪爽硬朗”。无论是古都名邑,还是商埠重镇,在历史积淀、城市面貌、市井民俗等方面可谓千差万别,但任何一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包容”的城市精神。

  乡村和城市,是人类历史上进行组织化的定居生活的不同场所。在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里,由宗族、血缘、姓氏等排他性因素形成的乡村,更像一个封闭的小圈子;而城市的形成,是由于早期人类商贸活动的需要,进而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现代文明发端于城市而非乡村,就在于城市足够的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为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提供生存和施展空间。城市和城市群形成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现代社会里的人力、资本、货币、资源的自由流通。

  因此,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包容的胎记。人类文明的发展,事实上也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堪称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3年的53.7%,城市人口也从1978年的1.7亿增长到2013年的7.3亿。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保守的本土主义者不满的声音,近年来经常听到诸如“外地人抢走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儿时的地方去哪儿”的论调。一线大城市资源稀缺、生活成本高企,使得本地“土著”自然而然会将矛头转向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涌入的外地人口。城市的包容心难道不见了?我们该去哪里寻找失落的城市精神?

  我是一名足球迷,在我看来,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精神的地方,是这座城市的球场。

  印象较深的看球经历,一次是2008年在上海虹口,另一次是2012年在北京工体。虹口那次,当时坐在上海申花蓝魔拉拉队的看台上。比赛中,“蓝魔”们一刻不停地开演唱会,我记忆中他们先后用上海话、普通话、粤语和英语把申花队歌和其他流行歌曲唱了个遍,甚至还无厘头地唱起了《冠军属于曼联》。坐在我身旁的两个年轻的“蓝魔”,操着熟练的上海话,我上前跟他们一聊,他俩是标准“第二代”上海移民。

  工体那次是买散票进场,没有坐在北京国安的铁杆球迷区。身后坐着一家三口,爸爸妈妈戴着国安的绿围巾,四岁大的儿子穿着国安的球衣。比赛中,球场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工体式加油”(俗称京骂),小男孩先是问他爸爸“那些人在说什么呀?”,然后忍不住亮出稚嫩的童声学着“工体式加油”,惹得坐在这片区域的人一阵哄笑。后来问这一家三口来自哪里,爸爸笑眯眯地说:“我们是新北京人”。

  来城市球场看球的人,他们本人或者祖籍并非来自这座城市,但却不妨碍他们为这座城市的球队加油。为这座城市的球队踢球的球员,更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一样在球场上捍卫这座城市的荣誉。户籍、房价、子女教育、异地医疗,这些冰冷的现实壁垒让都市里的异乡人如同原子化的个体,很难感到家的温暖和情感共鸣。如同温柔麻醉剂的球场,却能够连接他们共同的情感纽带,拾起对这座城市的亲近和归属。

  体育比赛和球场文化的包容情怀和社群凝聚力,实际上契合了急速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失落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座城市的发展,必然会留下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痕迹。像北京这样的千年古都,其发展过程糅杂了汉族、北方游牧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若没有这些多元文化的融汇,北京恐怕还只是其最原始“土著”山顶洞人生活的不毛之地。所以,包容和多元,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更是城市和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应有的胸怀。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新华网思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