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种花”秘籍

时间:2025-04-02 17:50来源:评论网 作者:黄柏林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与当地村民亲切互动“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基层一线,摸清人民群众需求、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熟练掌握“种花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与当地村民亲切互动“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基层一线,摸清人民群众需求、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熟练掌握“种花”的秘籍,让幸福之花在基层绽放。
     一、选好“花种”,找准群众需求的“穴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需求多种多样,有的关注民生保障急需就业帮扶,有的呼吁修缮道路改善人居环境,有的期盼养老服务完善社区配套。基层干部要像选花种一样,精准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重庆渝北区通过“网格化+微信群接龙”模式,快速精准收集居民诉求;河北邯郸开展“夜访农家”专项行动,通过乡镇干部夜访“拉家常”记录民生问题台账;云南怒江“火塘议事会”以唠家常形式收集矛盾隐患,建立“一户一档”需求台账……选准“花种”的关键在于深入群众,了解清楚群众在想什么、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到基层听民声,多在一线接地气,实现群众需求摸排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感知”的转变,只有认认真真把情况摸清,仔仔细细把问题唠透,真正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二、施好“肥料”,优化基层治理的“配方”。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就像给花儿施肥要讲究配方一样,基层治理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浙江省“未来社区”智慧治理模式,实现社区“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江苏省“网格化+积分银行”双驱动模式,“公益积分”激励居民参与网格志愿服务;湖北省“共同缔造”山区协作体,实现跨镇应急响应提速……新时代基层治理模式逐渐呈现 AI技术赋能精细化、 多元主体协同化、 激励机制长效化、 区域治理一体化的特点,这些模式根植于基层实际,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事实证明,优化基层治理体系,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治理效能。同时,也要传承发扬“枫桥经验”等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生活更舒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三、勤于“修剪”,精进服务群众的“技艺”。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多元多样的群众诉求,要像“园艺师”要经常修剪花木一样,基层干部也要不断精进服务群众的“技艺”,才能精准把握群众诉求,更好回应群众期待。老百姓每天的吃用住行,一刻都离不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无论是解决老旧社区停车难问题,还是解决社区养老设施滞后问题;无论是农村居民数字化服务,还是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无论是营造创业良好环境,还是扶持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每一项工作都考验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基本功、躬身为民的责任感、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因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摸清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服务效能,用实干和担当让千家万户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