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时评>

细品东坡肉背后的共产党人情怀

时间:2017-08-16 17:51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饶子晗 点击:
一部名为《苏东坡》的纪录片,在党员干部中激起一阵阵涟漪。苏东坡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把干事作为追求,实实在在造福百姓。在黄州,他改易风俗、拯救溺婴;在杭州,他组织民众治理“六井”、疏浚西湖;在儋州,至今传诵着他办学堂、劝农耕的故事
    最近,一部名为《苏东坡》的纪录片,在党员干部中激起一阵阵涟漪。苏东坡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把干事作为追求,实实在在造福百姓。在黄州,他改易风俗、拯救溺婴;在杭州,他组织民众治理“六井”、疏浚西湖;在儋州,至今传诵着他办学堂、劝农耕的故事。
   说起苏东坡,很多人会想到出自他手,精美绝伦、流芳千古的诗词,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更多的是联想到关于他的一佳肴——东坡肉。东坡肉又名红烧肉,相传为苏东坡所创制,最早发源于四川眉山。东坡肉素来有“国菜”的雅称,其做法有200余种,如果说评选一道最能代表中国的美食,那么东坡肉必定当仁不让。
    其实,真正让东坡肉红遍大江南北的是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毛主席爱吃肉,尤其爱吃红烧肉,这道菜不但能“上厅堂”,最重要的是能“下厨房”,接地气可谓是红烧肉最大的特点。而红烧肉之所以流传开来,一是用料“贫贱”;二是做法简易;三是口味浓郁;四是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如苏东坡所言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于是,红烧肉的名气不胫而走。
红烧肉虽是一个菜肴,但在很多时候和共产党人有着许多共同点。首先,用料“贫贱”。此“贫贱”非彼贫贱, 这里的“贫贱”是大众化、多样化、群众化的意思。共产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坚守于群众中间,这就和红烧肉的用料理念相统一。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群众路线都是共产党人身上最明显的印记。靠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党一步步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创造辉煌。时至今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群众路线更需要不断的传承和发扬,唯有如此党和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保持密切联系,鱼水情深,我们党才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
    其次,做法简易。所谓做法简易,就是不用任何多余的修饰,在红烧肉的烹饪过程中最能突显一个“实”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直秉承和发扬真抓实干,这更是和红烧肉的烹饪手法极其相似。习近平同志指出,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这足以说明“实”字在共产党人字典中的含金量。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更是对自身理想信念的考验,共产党员就应该向红烧肉的烹饪一般,不做作、不浮夸,杜绝形式、步步为营。
    最后,口味浓郁。红烧肉看去平凡无奇,却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让人流连忘返,这就要求在烹饪过程中决不能假、大、空,需要注重积累,掌握火候。共产党员亦如此,特别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注重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增强内在的 “浓郁口感”;唯有紧跟时代步伐,才不至于被人民抛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碗红烧肉经过以上阶段的炖制,就可以出炉享用了。
然而,以上三个阶段,仅是红烧肉能顺利端上餐桌的步骤。红烧肉能被称为“国菜”,不单单是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五味相容。纵观红烧肉的烹饪方法,乃中华菜系做法最多、口味最广、跨界最大。无论在北疆大漠,或是南国水乡,红烧肉总有一席之地;无论在高端食坊,或是在乡野小店,红烧肉总是无以争锋。究其根本,是红烧肉始终保持贴近群众、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这才是红烧肉的“灵魂”所在。而共产党人能在大浪淘沙之中生生不息,星火相传,一次次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靠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饮食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探求原因,中华美食的背后更多的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以及五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美食需要人文精神,同样,人文精神更需要在美食中体现。共产党人身上具备诸多优秀的品质,和东坡肉如出一辙,因而在东坡肉的背后更能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
 
 
(云南省弥勒市东山镇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